农家子的科举路+番外(218)

作者:仪过

好让人荡气回肠!

绝妙!

这才是少年!

见何似飞这首诗明显已经写完,这张纸张却不见前半部分,余明函忙把书案另一侧那堆带着新墨的纸张挑拣出来,一张张翻看。

片刻后,终于找齐了四张纸,拼凑出何似飞的前四句——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1」

看着这首诗,余明函几乎能对他的茫然和困顿感同身受。

可他困顿后,没有选择那条抛弃了乔影的坦途,而是坚信,凭着自己的才华和学识,终有一日,可以像姜太公、想伊尹那样,位极人臣。

余明函终究是再也说不出‘修书一封,不要乔影’的话。但他也不会同意这门亲事,只是在何似飞写完搁笔后,对他道:“冲动、热血是少年人的特性。为师只想问你,似飞,你是离不得那乔家阿影,还是只想逆反为师的命令?”

何似飞眼眶也有些红,给老师行了礼,道:“学生没有离不开乔影,亦不想违抗师命。不肯推拒此事,一因学生在世为人,便要言出必行;二因知何兄一腔热忱,学生莫不敢负。”

余明函愣了愣,显然没料到是这个答案。

第一点好理解,他徒弟向来是真君子,一言既出驷马难追,鲜少‘朝令夕改’;

可第二点,他方才了解过那乔家阿影假扮男子后,便化名为‘晏知何’,似飞叫他‘知何兄’,意思便是他不想辜负‘知何兄’的友情,而非是对乔影的爱情。

他迫不及待问出口:“你对那乔影,当真并非喜欢?”

话音落下,余明函才想起来,自己睡前,似飞的确是说过,在发现乔影是哥儿后,他是惊怒参半的,并且他对乔影的情谊并不明晰。

真要论情谊,何似飞还是跟‘晏知何’感情深。

可当时那乔影哭着问了似飞“再见时,你可会娶了亲”,他这徒弟便意识到——自己内心是不想让‘知何兄’嫁与他人的。

因为,嫁为他人夫,两人便彻底形同陌路。世间再无晏知何。

余明函自己想明白了,见徒弟还纠结着回答不出来,没好气道:“暂时别想着谈情说爱,今晚即便没怎么睡,白日里不得补觉,这些书得开始看了——还有,这首诗你自比姜太公和伊尹,可不许随便放出去,不然不等陛下发现你,你就被其他官员处理了。”

何似飞连忙颔首,道:“谨遵老师教诲。”

余明函又有些困,却还是坚持着把何似飞这些草纸收起来——现下这首诗不能放出,待日后徒儿登入金銮殿,官拜宰相时,那还不能放么?

这么好的文采,可不许委屈到不见天日。

想了想,余明函又在旁边用自己笔迹写下了时间,壬辰年八月廿一日寅时。

——即便日后他化为一抔黃土,看不到这首诗作临世,但有他字迹作证,便可证明是似飞年少时所写。

做完这些,余明函又有些困,他强打起精神将这些诗文装入箱中,便打算回去再休息片刻。

何似飞自然是搀扶着老师回去的。

这会儿是后半夜,星稀月明,看着那缺了小半的月亮,何似飞忽然道:“老师可曾去过牧高镇?”

“去过。”余明函说。

他平日里不让余枕苗扶,偶尔即便是让他搀扶,也鲜少将重量压在他臂间。

但对于这唯一的徒弟,余枕苗便不掩饰自己的困意,脚步沉重,让他好好搀扶着。

“老师去过那儿?”何似飞惊讶。

如果画在地图上,牧高镇上河村不仅是木沧县的‘边边角角’,还是行山府,乃至整个绥州的边边角角。

“老夫年少时啊,可没你小子这么沉稳踏实,当时我们上午在学堂。”

第104章

一般情况下, 年长者同少年人说起自己的‘少年时’,总会带着深切的怀念和淡淡的惆怅。

遑论余明函已七十有四,同何似飞的年岁差了整整一甲子, 便总是不太喜欢同少年人讲自己的少年时。

但此刻,听着少年人用满是惊讶的语气,余明函感觉身体好像来了劲儿,道:“我那个学堂距离牧高村多远啊, 更别提还得爬山,年纪再大点听着这么长的路就闻之生畏, 也就那会儿精力充沛,下学堂后把书篮一放,揣俩米糕,就跟伙伴往山那儿跑。”

何似飞完全想象不出老师年少时撒腿就跑的样子。

他所听到的余明函, 是连中三元名满天下的才俊,是在政权迭代中三起三落的名士, 这两者无论哪个, 都跟‘撂下书篮, 揣俩米糕, 撒腿就跑’扯不上干系。

“怎么,忽然提起这个?”余明函疑惑。

何似飞听了老师的‘少年事’,心中‘行路难’的困顿郁结消散了些,笑着道:“再过十来天就到重阳, 学生想请老师去家中做客,还可一同登高远眺。”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