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七零开厂扶贫(244)

作者:九妮儿

夏晓梦一脸无所谓,“敢砸我,我就把鸡蛋扔回去。”

魏金林被气笑了。

“你怎么扔?那么多人,你扔的过来吗?”

这丫头,平时挺精明的,今天这是怎么了?

夏晓梦眨巴眨巴大眼睛,“年底的表彰大会马上就要开始了。

今年咱们东陵县的发展可谓是飞速,不说别的地方,就说您的外贸部,今年的出口创汇就比去年多多了吧?

还有木炭厂和供销社的创收,都创了历史新高。

往小了说,咱们县这是积极进步,往大了说,那是用行动支持四个现代化建设。”

魏金林几人听得一脸懵,心道,这些和你夏晓梦都什么关系。

第180章 记者来了

夏晓梦从座位上站起来,边说边来回走。

“各位想想,我们几个是不是创收的主力?那场流言偏偏就针对我们,是何用意?

很明显,是有人想阻止我们东陵县创收,阻止我们进步。

这不是针对我们这几个人,而是针对整个东陵县,甚至华国。

我看这件事肯定是背后有人唆使,没准是打入我们内部的敌|特势力干的。”

魏金林听到这里,眉头皱的紧紧的。

像他这个年纪的人,都有一腔报国梦。

一听到有人危害华国,那简直恨不得拿着拐杖都得上去打几下。

“晓梦你说得对,这件事交给我。我明天就去找欧县长,把事情的严重后果跟他说说。

我们华国,决不允许有敌|特份子的出现。”

魏老说的义愤填膺,桌子拍得震天响。整个人看起来激动得不行。

“那就谢谢您了魏老,我这边也请了县里日报的记者,利用舆论的压力,相信谣言很快就会不攻自破了。”

夏晓梦满脸自信,这么多人都愿意站在她这一边,她就不相信,还解决不了一个谣言。

第二天一大早,秦林就带着东陵日报的记者来到了莲花大队。

黄记者一下车就感受到了不一样的气氛。

别的大队到了这个时候,都开始猫冬了。

可莲花大队还是很热闹的样子。村民们忙活得热火朝天,不知疲惫。

就连孩子们也没闲着,一个个背着小筐,把掉在地上的碎木炭往筐里捡。

黄记者赶紧按动快门,把这一景象记录下来。

这时,田满仓带着夏晓梦等人迎了出来。

秦林笑呵呵地给几人做起了介绍。

田满仓握着黄记者的手,笑得一脸褶子,“记者同志,你们能来我们大队,我们简直是太高兴了。

那句话咋说的来着,简直是蓬荜有辉啊。”

刘会计有些尴尬,趴在他耳朵边小声纠正,“田队长,那是蓬荜生辉。”

“反正就是那个意思吧,我老田也没啥文化,希望你们别介意。”

黄记者笑呵呵的,倒也没在意,“田队长,今天我们过来,主要是想参观参观木炭厂,把莲花大队的精神面貌给拍下来。您看,能不能先带我们过去看看?”

田满仓点了点头,刚想招呼夏晓梦,夏晓梦就把冯如给推了出来。

“这是我们木炭厂的厂长,冯如同志。木炭厂的情况,她最了解了。”

没办法,冯如只好赶鸭子上架,带着黄记者向知青所走去。

夏晓梦几人跟在后面,不断地给冯如打气。

黄记者一路走走拍拍,心里不免奇怪起来,“冯厂长,我发现咱们大队也没有正经的木炭厂啊。

都是村民在自家院里挖个坑,就这么烧炭。这是不是有点太不正规了?”

冯如努力稳定心神,慢悠悠地答道,“当初之所以这么设计,我们是做了充分的考虑的。

第一,我们大队地方小,分散烧炭可以空间,其次,以家庭为单位烧炭更有利于计算产量。

谁家烧的多,谁家烧的少,一眼就是看出来。也能激发村民的积极性。

烧炭的时候,我们都是采用倒班制,最大限度提升了工作效率。

你别看我们这厂子不起眼,产量可比县里的分厂高多了。”

冯如一边说,黄记者就拿着笔写。

“冯厂长,我采访过很多大厂,但像你们这种生产模式我还真是没见过。

这么新颖的模式是您想出来的吗?”

冯如笑着摇了摇头,指了指一旁的夏晓梦,“这是我们知青大队的副队长想出来的。

为了把木炭烧好,她先是带着几个人没日没夜的做实验。

木炭烧制成功了,她又开始动员大伙一起干,只要愿意干的,她都手把手地教技术,挨家挨户地看着实践。确保每一批木炭的质量都是好的。

在她的带领下,我们终于烧出了第一批木炭,她又不辞辛苦地出去推销,给我们拉订单。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