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农家小福宝,逃荒路上开挂了+番外(659)

作者:花期迟迟

也有人嘲讽,“哼,你看他们好像百般嫌弃,难道真能每天中午都饿着肚子,不去食堂吃饭?中午书院大门可是不开,难道他们还真的会喝西北风顶饱儿啊……”

正这个时候,授课先生来了,干咳两声,众人就赶紧回到了座位。

先生也没说什么,众人就以为先生没有听到那些话。

结果下课时候,先生却点了那两个后进生的名字,说道:“你们回去把院规抄写十遍,明日交给我。”

说罢,先生就走了。

学舍里静默了一瞬,然后就爆发出一阵欢呼声。

家仁也喜欢先生明理,但落井下石的事,他还不屑于做。

于是,他就招呼同窗们,“走啊,去食堂吃饭,今日可是有红烧肉的。我四婶是御厨传人,这红烧肉是她给的方子,配着白米饭,特别好吃。说起来,我也好久没吃到了,你们再不去,怕是抢不到了。”

“走,赶紧走,吃肉去!”

“饿死了,我可盼了大半日了。”

“一起,一起,等等我啊。”

学子们听了这话,当然不敢耽搁,一窝蜂似的,挤出了学舍,直奔食堂。

食堂里,众人听到放学的钟声,已是严阵以待。

所有人别管做什么差事,从大厨到刷碗工都穿了天蓝色的连袖围裙,带了帽子、头巾等等,裹的严严实实,生怕有头发掉进饭菜里,或者咳嗽喷嚏的,惹人厌烦。

而天蓝色又是瞧着最干净清爽,有一点儿脏污都能看出来。

这就是在用这统一的服装向食堂同学子们传达一个讯息,他们保证食堂是卫生干净的!

饭堂和灶间之间的两个大窗口已经打开了,一个里边堆了盛好饭菜的餐盘,一个则放了几个空盆子。

放在餐盘的窗口上方,贴了三个大字,“领餐口。”

放了空盆子的地方,则写着“回收”。

学子们涌入食堂院子,果然第一眼就喜欢上了小花园。

特别是那个大遮阳伞,实在是有趣。

待得进屋,再到窗口排队买套餐,更是被新奇的餐盘吸引。

小部分学子买了甲等和丙等,大部分则是选了乙等的一荤一素。

有人又要了免费的蛋汤和咸菜,然后跑去小花园里,几个相熟的好友凑在一起吃喝说话。

陶红英这几日留在洛安,可不只是帮忙打扫卫生了,更多是给吴三婶子他们几个做特训。

像三婶子负责主食,就是蒸馒头,烙饼子,蒸米饭。

孙二嫂负责炖菜,大壮媳妇儿负责素菜和凉拌菜,而赵玉茹则是学习调馅儿。

四个人都是当家主妇,围着锅台转多少年了,不缺基本功。

再说赵玉茹和吴三婶子开了这么久的食铺,大壮儿媳妇和孙二嫂更是在温泉山谷的后厨干活儿,这般特训,完全就是为了提高一下她们的水平。

几人学的认真,效果也是显著的。

今日的荤菜红烧肉和回锅肉,几乎得到了学子们的一致好评,还餐盘的时候,很多人都问一句,晚上还有没有这两道菜……

众人听得高兴又好笑,赶紧告诉学子们可能要等下周了,因为一周的菜单都定好了,轻易不能改。

当然,晚饭的饭菜也不差,甚至还有现煮饺子,对面小灶台还有面条和油饼改换口味。

不说学子们说笑议论着,继续回去上课了,只说李家众人忙着洗刷碗盘,整理干净,然后坐下来开始总结经验。

方才接待了一次午饭,就暴露出的问题不少。

学子的胃口有大小,有人吃得多,套餐里的菜够了,米饭和馒头却不够。

有人胃口小,也是把菜都吃了,主食却剩下了。

比如米饭剩了几口,馒头咬的剩下了三分之一。

这样扔掉可惜,但不扔也不能留下吃啊。

还有收钱的问题,学子拿了铜钱买饭,还要现数多少个。

有的更是拿了银角子,需要称量、找零,更是耽搁功夫。

当然,还有一些小问题,但都无伤大雅,只有这两个是急需解决的。

李老太和佳音,先前怕在这里耽搁大伙儿干活儿,回去小院和文娟一起吃的午饭,这会儿刚牵着手走来。

听得这两个问题,佳音对第一个没有办法,但第二个却觉得很容易。

也是她的疏忽,之前没有想起,也没提醒家里人。

其实,要解决收钱难,办法很简单,就是换饭票啊。

设计一套票据,不用多复杂,盖上食堂的印鉴就好,最好做点儿防伪的手段。

然后让学子们拿银钱事先兑换好饭票,吃饭时候,直接用票据代替银钱,就方便太多了。

比如,面值就设定为二十文、十五文和十文为主,也可以添一些五文之类的小面值,备着学子们多买个馒头之类。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