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农家小福宝,逃荒路上开挂了+番外(553)
平日李家的晚饭桌子,放两张都有些挤不下,今日孩子们不在,李老四不在,家欢留在酒楼值守。
所以众人坐了一张桌子,还闲着一半位置。
李老太这筷子有些落不下去,“今晚,家喜几个要住在书院,也不知道能不能住得惯……”
众人赶紧劝着,李震生笑道,“他们都是大小伙子了,娘不用惦记啊。”
陶红英最了解婆婆,也装作一脸愁色说道:“是啊,娘,你可不能一门心思都放孙子身上,还是惦记一下家里吧,我还要在酒楼忙几日,什么都顾不上了。
“眼见就要入冬了,后院赵叔他们的棉衣裤,还有咱们家的,加一起大大小小二十多套,娘可得张罗起来了。”
李老二会意,也跟着添把火,“还有今日刚商量妥当,咱们村和三个村子合在一起造桥修路,先是咱们村,然后是大槐树,大王庄小王庄,到哪里干活儿,哪里就要供给一顿午饭。
“加一起百十口子要吃饱喝足,可不容易,明日开始,就是咱们村,差不多要修十几日呢。娘带了村里妇人,可得给我们做好后盾!”
这些活计,平日家里人绝对舍不得让老太太跟着费心,但如今大家默契的统统推给了老太太。
一来,是人手真不够用了。
二来,也是盼着老太太能转移一下注意力,不要因为孙子们离家读书,太过惦记,再把自己闷出病来。
果然,李老太再厉害,也斗不过齐心合力的儿女们。
吃过饭,她赶紧张罗着开库房,把适合做袄裤的料子和棉花都找了出来。
这些都是平日崔夫人和刘夫人她们送的,不贵重,却极实用。
可惜,要把家里人的袄裤都安排上,还是远远不够。
于是,李老太又喊了何嬷嬷列单子,找个空闲进城去采买。
不但如此,明日中午就要给修路的人做饭了,那可不单单是自己村人,还有其余三个村子呢!
饭菜要实惠体面,不能让人家背后嘲笑,说不得又要列菜单。
明早要去村里库房领粮食,缺什么食材,也要去采买……
佳音惦记奶奶会胡思乱想,还想趴被窝,陪着奶奶说说话,安慰一下老太太。
结果,李老太刚沾到枕头就睡着了……
其实家里人不把这么多活计推给老太太,李老太也没空闲多惦记孙子们……
毕竟秋末,从来都是农家最忙的时候。
即便如今李家不缺吃喝,但有些习惯还是刻在骨子里的,比如晒菜干,煮豆子摔酱块子,储存白菜萝卜,砍柴、堆柴垛……
哪一件都关系到一家人能不能吃饱穿暖,好好过冬!
而造桥修路计划,就这么轰轰烈烈在碎金滩开始了。
村里男人们,有一个算一个都参与其中。
妇人们忙着做饭做菜,老人们则给工地送水,帮忙照管工具。
淘气小子们依旧在学堂读书,但下午时候也会跑去工地,做些力所能及的小活计。
村人们也不拦着,谁家小子不是这么跟在老爹身后,一边学一边长大的呢?!
这般忙了两三日,蕙娘终于出月子了,她把自己泡在温泉池子里,洗了足足一个时辰,才总算觉得活了过来。
她披着头发进屋的时候,两个孩子正被放到炕上,佳音和何嬷嬷围着,笑着逗弄。
何嬷嬷扭头一看,赶紧拿了布巾把她半湿的头发包了起来,“虽然出了月子,但还是要注意,这么湿着头发容易头疼!”
佳音不懂这些,听个热闹就算了,她暂时只对眼前的两个胖孩子感兴趣。
家里如今日子好过,不像先前那般穷苦了,这次蕙娘坐月子,李老太也好,陶红英也罢,可是没少炖鸡汤鱼汤之类。
蕙娘天天喝,她自己没胖几斤,倒是把两个孩子喂成了胖墩儿。
这会儿,胖小子认真吐着口水泡泡,可是每次刚成功,就被佳音伸手戳破。
气的胖小子手刨脚蹬,小脸涨红,咿咿呀呀不知道说些什么,佳音就坏心眼的哈哈笑!
蕙娘眼见儿子被欺负,也不生气,反倒跟着一起笑。
何嬷嬷帮她把头发编成两个辫子,凉爽又利索。
谁知,院子外边突然就闹了起来,三人透过窗户看出去,惊得都是跳了起来。
几个亲兵抬着担架,后边跟着一群人,呼啦啦挤进院子,担架上,躺着的正是……李勇!
蕙娘疯了一样跑出去,扑到担架上,想说什么都堵在了喉咙里,只剩了眼泪哗哗流淌。
李勇前胸后背都是血糊糊,疼的吸气,他还极力安慰着媳妇儿,“别担心,我没事,都是皮肉伤。”
张神医也是一身狼狈的跟在旁边,这会儿就骂道:“这小子,真是把人气死了。说好陪我去山里采药,他倒好,跑去单挑老虎!幸好他那把马刀够锋利,否则哪有命活着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