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黄月英要争霸(12)

作者:倾宇儿

陆云叹曰:“村长多有惊奇之物,吾等叹服。此些调料作物,可广泛种植乎?”

黄月英负手长立:“挺好养活,就是伺理费工夫。”

陆云谏言:“村长不善种植,何苦费心,此番召来的匠人中,有善种植者,村长可令其饲养作物。”

黄月英许之,如此这般,可免除自身劳力,腾出时日,管理村务。且黄月英不满去年稻米的收成,那可是亩产轻易两千斤的水稻,为何第一季只亩产600斤,第二季也只有800斤,肯定是种植方法有问题。且黄月英忧心,粮种本来择优而育,没有择优,亩产是否会一泻千里。

说来还是土豆、玉米、山芋等好养活,亩产永远那么高。

黄月英心中计较,今年开春,就挑善农事之人,仔细育苗,以及伺弄田地,以图高产。事在人为,多读些农学书,学些种植技巧。

黄月英又问起荆州情形,得知荆州一切平安。因陆云前去送信,是唯一知道黄月英不姓岳,而姓黄,月英再三交待,不许与旁人知道。陆云连声称是。

黄月英安排:“尔乃少年郎,正是习武之时,平日多学章明,功夫不可荒废。”陆云忠义,月英安排之事,莫不听从。

只道学好功夫傍身,就近保护村长。

话说吴登败退,连夜逃回坐围山,向寨中军师袁漾道歉。“登糊涂,悔早不听先生之言,攻大柳树村,大败而归,何以面目见寨中兄弟,不如饮刀而亡,以慰生者亡灵。”众贼死劝不住。

袁漾三十有五,面目白净,多有慧根:“胜败乃兵家常事,将军何苦如此?吾观大柳树村,祥和宁静,收留流民甚多,不如往而投之,改头换面,以作重生。观将军之才,必定能做得一官半职,可照拂属下弟兄。”

吴登思之有理,正欲从之。登之弟樊不允:“吾等男儿,焉可认女为主,岂不叫人笑话。军师莫要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吴登本心不从岳英,问其弟樊计策。进言:“吾曾就职交州府兵,所识之人,遍布州郡。可引几处兵马,合攻大柳树村,任他城墙结实,也得投降伏诛。届时,哥哥首功,占据大柳树村,夺其粮草,占其高墙,以图后事。”

吴登默思考片刻,从其弟之计,安排寨中之人,四下联系旧时朋友,引兵攻村。

军师袁漾再谏:“将军既已决心,吾不多言。吾昔日蒙将军所救,不敢不尽力尔。大柳树村墙高水深,上下一心,必然死守村子,纵然强攻得逞,损失必然繁多。漾有一计,闻大柳树村不阻投诚进村,可遣人假作难民去投,潜入大柳树村。待将军攻城,里应外合,省下诸多功夫。”

吴登直赞军师妙计,又令其弟兄四下联络,增添人马,共谋攻村。

吴樊当下纵马去了几处县衙,匪窝。以大柳树村良田千亩,存粮能续三五年,对所识旧人诱导,其间虽有故意夸张成分,却竟然与实质相差不多。毕竟外人难以得知,大柳树村亩产如此之高。

众人听闻,有不信者,言吴樊定是借刀杀人,欲报其兄溃败私仇;有心动者,直奔坐围山来助,只道若是吴樊欺瞒,取其项上人头。

不出月旬,坐围山中囤聚了盗匪二百,私兵五十人。吴登居在首位,袁漾仍为军师,多番议论如何攻入大柳树村。

话说大柳树村,二月份,各户领了田地,正在准备春耕,翻地注水。且按照村长大人所说,往玉米、土豆地中加入草木灰,人工肥料。众人虽有疑惑,却习惯性盲从村长,照做不误。

章明问:“村长,为何要把田地分与众人?去年那般,齐心合力不是更好吗?如此这样,亩产是否会下降?”

黄月英但笑道:“怀路不知,就人性而言,可以共苦,不能同甘,若无私产利诱,定滋生无数躲懒之人。”这是家庭联产承包制的伟大之处。

“各分其田,赋税不多,余下皆归己有,安能不尽心伺弄农田哉?吾已吩咐村丞,衡量各地适合种植何等作物,再由村衙出资,请熟悉庄稼之人,时常上各家查勘,必然不会出大差错。”

实际来说,大柳树村多水,整体更适合种植水稻,但若不种植土豆玉米,使其闲置,种子必坏,得不偿失。

且,种植水稻更费人工,土豆玉米省事得多。

章明略微思考,虽然不是很明白,但也知道是有好处的,安心回家伺弄农田去了,不再提此事。

绵绵阴雨,黄月英独坐教室,思量如何调动村民积极性。种田、修墙、铺路等可以利益诱惑之,那防守进攻呢?众人逐渐富足安逸,是否还愿意殊死拼搏呢?答案可能有些消极,或者非常消极。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