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年代翻身记(222)
再想想程志远,难道一个儿子的身份就这么重要吗?养儿防老,有时候宝妮真没看出来到底是怎么防老了,乡下的大多数老人们只要能走得动就在干活,是真正地辛劳一生,似乎也没享受到什么儿子的福气。
宝妮想,等以后自己结婚了,最好生个女儿,因为她真怕自己会厌恶儿子。
家里办酒席,肉菜都不缺,几个肉菜蒸碗,再现炒几个菜,最后煮一大锅筒子骨冬瓜汤,午饭就做好了。
程老太烧灶台,宝妮系着围裙做饭,井井有条,一点都不慌乱。
程老太不禁夸赞这个孙女,“宝妮,你饭做的好,家务活也做的不
错,以后嫁到婆婆家,没人敢嫌弃你。”
宝妮反驳道:“我嫁人又不是专门给婆婆家做饭!”
“洗衣做饭,这不都是女人天生就该做的事情吗?”程老太理所当然地说。
宝妮看向厨房的横梁,久久无语,明白她跟奶奶完全是鸡同鸭讲,说不通的。
中午吃过午饭,两桌麻将又开场了。
程老太偷偷给程老头说:“那事儿,你给安国说了没?”
程老头说没有。
“那得抓紧啊,老大明天就去京市了,别拖了。”
“行了,我心里有数。”
程安国在堂屋看人打牌,程老头走过去,“安国,我们爷俩出去走走。”
中午大太阳,外面晒得慌,程安国道:“等太阳下去一点再出去吧。”
程老头道:“就现在,去河边走走,有水有风,比这屋里还要凉快。”
“行吧。”程安国站起来。
童娟的眼睛唆过去,心里犯疑,这老头到底想跟大哥说什么,不会跟老大告状,说自己和安民对他不好吧。
随他去告状,程安国要是觉得他们照顾得不好,有本事他自己把两个老人接过去养啊。
村落后面有一条小河,河边杨树多,知了叫得喧嚣,虽然走在树荫下,但还是把程安国热出了一身的汗。
他问程老头,“爸,你有什么事跟我说?”
程老头戴着草帽,穿一身发黄的汗衫,双手背在身上,脸上是高深莫测的表情。
他说:“老大,你工作忙,很少住家里,我们父子两个好久没有单独坐下来一起说说话了。”
程安国只觉得热,无暇感受这温馨的父子情,“爸,你到底有什么事情?”
“其实也没什么事,我就是想我们父子俩好好说说话。”程老头说。
程安国只得陪着老爹沿着河道溜圈。
溜了有半公里的路程,程老头这才说:“安国,你媳妇在京市开卤味店,每年大概能挣多少钱?”
程安国自己挣了多少钱在老爹面前从不遮掩,但瑜记奇味鸭则不同,那是何佩瑜一手一脚,几乎是凭着一个人的力量做起来的,他作为男人,挣的钱不如妻子多,家计大部分都是由妻子支撑,程安国已经够愧疚了,因此他从来不过问妻子挣了多少钱,不过妻子也曾经告诉过他一回。
现在程老头问起这个问题,程安国想了想,回答说:“佩瑜生意上的事情,我不太清楚。”
程老头一脸的恨铁不成钢,“你们是两口子,一家人,她挣的钱就是你的啊。你自己有多少钱难道都不知道吗?”
程安国道:“钱够用就行了。”
程老头看着自己的傻儿子,替他计算起来,“她买了京市的一套房子,还有一辆小汽车,我找人问了,没有二三十万拿不下来。”
程安国皱眉,“爸,你找人问这个做什么?”“我还不是为了你,”程老头说,“你们挣这么多钱有什么用呢,连儿子都没有,以后还不是白白便宜了外人!”
以前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程安国一直觉得没有儿子是他此生的遗憾。可是这几年他的思想慢慢有了转变。
现在提倡计划生育,像城里有工作的人都只能生一个孩子,不管是男是女,都在好好培养,也没想着非要生了儿子出来,乡下地区观念稍稍落后些,就像清水镇,除非第一胎生了儿子,大部分人家都至少生了两个孩子。
其实女儿培养得好,真的一点都不比儿子差什么。他的四个女儿,珍秀在城里当老师,珍雪读名牌大学,两个小女儿读高中,四个都是有出息的好孩子,真的比起别人家的儿子强多了。
尤其是在家里还是一个程志远的对比下,程安国宁可要现在的四个女儿,也不愿意要程志远这样的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