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为始皇崽耕出万里江山(735)
“我来寻兄长了。”
说完后,赵豹没有在清醒中咽下最后一口气,而是又糊涂了。
他再次像以前糊涂时一样喊着要去找蔺卿,蔺卿有一门人号朱襄,是大才,一定要举荐给赵王。
“给我备车!”
“快备车!”
赵豹在呼喊中断气,死时眼睛怒张,不肯瞑目。
……
“良人,良人,你怎么在庭院里睡着了?”雪姬将坐在趴在石桌上沉睡的朱襄轻轻推醒,“小心着凉。”
朱襄醒来,衣袖浸湿一片。
雪姬惊讶:“良人,你在怎么了?做噩梦了?”
朱襄抬袖抹掉脸上的泪,道:“不是噩梦,是故人辞别。平阳君去世了。”
雪姬更为惊讶:“良人怎会知道?”
她话说出口时,想起了蔺公入梦告别的事。
雪姬叹了口气:“他在梦中与良人辞别吗?没想到,他居然会入良人梦来。”
雪姬心中仍旧有些不敢置信。
蔺公入朱襄梦来是理所当然的事。可她虽对曾护着自己一家人的平阳君赵豹虽也有些许好感,但也知平阳君与朱襄感情并没有多深厚。
秦昭襄王没有入朱襄的梦,秦仁文王没有入朱襄的梦,应侯范雎没有入朱襄的梦。
论感情,这些长辈应当是比平阳君更深厚。
见良人眼泪不止,雪姬急忙亲自去打水,给朱襄洗脸。
雪姬已经懂得了很多事。如此神异之事,她不敢被他人所知,所以得亲自去。
朱襄面容十分平静地流了一会儿泪,终于将眼泪止住。
他伸出手,一颗红薯静静躺在他的手掌上。
朱襄与平阳君或许没有深厚的感情,但朱襄公却是平阳君的执念。
“赵国土豆被拔了,面临饥荒,这可如何是好?可还有如土豆般可以救荒的粮食?我记得朱襄公似乎说过……”
“我曾说过红薯也能救荒。”朱襄道,“但那时赵国饥荒,补种红薯也已经来不及了。”
第187章 燕王喜报仇
朱襄把玩了一下红薯后,将红薯揣怀里,等会儿烤了吃,没打算现在推广。
后世穿越者三大神器,红薯、土豆、玉米,红薯最言过其实。
看纸面产量,红薯似乎是最高的。但红薯含水量太高,论干物质,脱水是谷物的五分之一,产量和谷物差不多。
红薯蛋白质含量低,脱水后的营养价值也不如谷物,且纤维较粗,吃后虽然容易饱腹,但若吃红薯吃到有饱腹的感觉,很容易拉肚子,反而更加饥饿。
而且还有一点反常识的红薯的缺点,那就是适口性差。
现代人偶尔吃一下红薯,或者把红薯配主粮,所以只认为红薯甜滋滋的,很好吃。但红薯拿来当饭吃,因自身口味较重,很难与其他食材搭配,顿顿吃的话腻得快。
古时农人种什么作物,其实和官府推广没有太大关系。倒是官府收税时得看着农人种植的东西更改。
就像是小麦成为华夏主粮,是在唐时经济发展,石磨在村庄普及后;水稻空前发展,是南宋时经济中心转移后;清朝人口空前爆炸的时候,农人没有选择用这三大神器替代传统主粮,当然也是有原因的。
乾隆时官员曾经试过在南方山地推广红薯,但农人并不买账;同时,乾隆朝时北方官员尝试着禁止农人在山坡上种植玉米,因为会造成水土流失,但农人也并不买账。
朝廷的推广没有让红薯面积增加,禁止也没有让玉米面积减少。一片地该种什么,朝廷说了不算,穿越者来了也不好使,农人自有自己的智慧。
就是在民国时期,按理说这时候农人应该自发提高救荒高产的作物,但红薯、土豆、玉米的种植面积也不过百分之五。
建国后玉米、红薯、土豆的种植面积空前提高,是因为农业机械和化肥的使用让传统主粮产量暴增,满足了人民的需求之后,传统主粮种植面积才缩小,有其他作物种植的余地。
朱襄等农学专家和历史专家都多次强调,清朝的人口爆炸原因,外来作物确实起到了些许作用,但作用微弱,主要还是华夏劳动人民的功劳。
某些经济学专家将借由民间反感清朝统治者,将华夏人口奇迹归结于外来的作物,功劳都拱手让给外因,本质上是外来的和尚好念经的理论衍生。
事实是,无论以前还是将来,无论建国前还是建国后,养活华夏人民的都是华夏人民自己,不是什么外来作物机械降神。
朱襄会为了土豆的到来落泪,除了土豆补充了目前华夏救荒作物的空白之外,还因为土豆和玉米能成为主粮。华夏多了一种主粮作物,意义十分重大。
红薯便与南瓜一样,纯粹是救荒作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