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之佛系重来2+番外(50)
……
一甲进士:状元、榜眼、探花,是直接授官入翰林院的。
其他新科进士若想入翰林院,须参加朝考,朝考为的是馆选,即选拔翰林院庶吉士,这就是给那些想入翰林院的人一次机会,毕竟这时还有一说: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
这当然不是绝对的,但综合从前内阁官员的数据来看,确实绝大多数是翰林院出身。
顾承光是榜眼,无须参加朝考,被直接授予翰林院编修一职,是正七品。
除了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是从六品外,榜眼和探花均是正七品的翰林院编修,这是惯例。
顾承光就算想要外放,也不能立即申请外放,一般有两个办法,一个等三年散馆考核后离开,这是走正常流程。
“散馆”是指入职翰林院为期三年,这期间由翰林院内部经验丰富的大人们担任教习,传授翰林们各种知识,待三年期满之后,会在下次会试之前进行考核。
只有成绩优异者才能留任翰林院,授编修或检讨等职,正式成为翰林官员,此称之为“留馆”。
其他考核不合格者或是无意愿留任翰林院者,则会被派往六部任主事、御史等职,也有被外放到地方上为官的。只要没有劣迹,前途都不会太差。
顾承光肯定是不想等三年的,那就还有一个办法,就是在朝考之后,向皇帝直接申请外放。
这条路有风险,没多少人试过,毕竟皇帝点头了还好,要是拒绝了,那在翰林院里的日子可就不大好过了。
翰林院就是皇帝的秘书机构,可直达天听,办公地点是在皇宫里面,想要见到皇帝比其他六部的官员要更容易一些,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还要看重视程度。
清音不知道顾承光跟皇帝是如何说的,三个月后,他们一家就踏上了驶往南越府的官船,在途经平江府时,接上了顾家人一起南下。
“你是怎么说的?”
一家人相聚后,几个孩子先还是有些胆怯认生,混熟了之后就开始兴奋起来。
顾家人可能是身处江南的缘故,有晕车的,却没有一个晕船的,孩子们无忧无虑的肯定玩得开心。
好不容易打发他们各自回船舱去,清音挽着顾承光的手回到船舱后,实在是忍不住好奇地问他。
顾承光微微一笑,说了三个字:“市舶司。”
清音恍然,原来如此。
顾承光科举,清音无事时也会翻看他的文章和书籍,尤其是史书,她是喜欢看的,要不然古代大把的光阴用来干嘛呢。
当是打坐修炼也会闷啊。
要说这市舶司,类似于现代的海关机构,自唐宋时便有了,这个世界是个架空时代,但也是提到过唐宋的,既然有那就是存在的。
有市舶司不奇怪,只是据她所知,在前朝时,市舶司基本上已经被废除了,原因很多,最大的一个就是前朝水军不兴,导致出海活着回来的人十不存一,出海存活率太低了。
渐渐的就没落下去了,前朝也是迫于无奈,再加上朝中许多大臣的反对,最后便只剩下个名头。
直至本朝先帝时期,出了位改革家,许玄,此人于海商一道颇为精通,又出身南越,可谓是家学渊源。
入朝后晚年,一直大力支持重启市舶司,甚至不惜以身犯险,于知天命那年,亲自带领五千人出海,历经近三载,为皇朝带来数不尽的宝贵财富。
其中包括无数的金银珠宝,数个金银铁矿,海外诸国兵力情况、生活习性等诸多无法估量价值的东西,一度带起极盛的出海潮,后被先帝及时叫止,命人重建市舶司。
只可惜先帝当时年纪大了,纵心有雄心壮志也无力施展。
而许玄的年纪也不轻了,再加上他在海外游历三年,身体也不大行了,就这样,市舶司差点又夭折腹中。
直到当今即位。当今是个有为能君,他也想做一番事业好留名后世,只是他没有先帝幸运,满朝上下虽对海外不排斥,甚至还十分向往,但真正想担这事的人,没有。
直至新科榜眼顾承光求见,将自己想表达的观点和请求一说,当今听得专注却并没有立即答应。一个月后,才又重新召见顾承光,着令他重启市舶司,兼任市舶司提举一职,从五品。
清音听他说完这些,望向窗外,有些感叹:顾承光下的赌注有些大呢!
家里的日子逐渐进入正轨,孩子们也都不用她怎么操心了,她如今正好也闲着,不如就跟着他赌一把罢!
“清音?”顾承光忍不住拿手在她眼前晃了晃,“在想什么?”
清音摇了摇头,笑笑抓住他的手握紧,眼眸中带着坚定,望着他十分认真地道:“这样也挺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