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夫郎赘婿到朝野重臣+番外(221)

作者:易旬

明光帝看着太子的神情也越发柔和了。

太子打量着父皇心情不错,就和明光帝提议:“过两个月就到父皇寿诞了,儿子不如大哥有能耐,可以领兵为父皇开疆拓土,之前才想着为父皇修一本书,好叫天下子民都知晓父皇功绩。”

明光帝脸上微笑不变:“太子的孝心朕一直知道,关于此事朕不是已经让翰林院协助办理了么?难道他们不配合,给太子添乱?”

太子连忙摇头否认:“父皇误会了,翰林学子也十分感佩父皇恩德,和儿子一起夙兴夜寐,他们比儿子还累,父皇可别错怪了他们。”

明光帝捋捋胡须,教导太子:“太子仁慈是好事,但须知天家有天家的威严,你是大启太子,想做什么就吩咐底下人去做,若有那敢阳奉阴违的,太子该罚就罚不必手软,对那些刻意表了苦劳来邀功的,也不必放在心上,听过就算了,那都是他们应当应分的。”

太子肃容跪拜:“父皇教训的是,儿臣谨记在心。”

又道:“并无那样的事,翰林院的大人们都听话很好。”

明光帝点头:“这还罢了——既如此你跪着做什么,快起来。”

太子保持这个姿势没有动:“父皇,儿臣有一事想求父皇答应。”

明光帝道:“太子有何事?”

太子仰起头,好叫自己脸上的孺慕之情叫明光帝看个清楚:“儿子是想求父皇一个恩德,恩准四弟五弟和六弟和儿子一起编撰书籍,为父皇寿诞做贡献。”

明光帝脸上笑容微敛,盯着太子:“哦?这是为何,你愿意将此功劳分给他们?”

太子言辞恳切:“四弟五弟六弟他们虽非儿臣同母胞弟,但同样的父皇的儿子,是儿臣的亲弟弟,儿臣有自知之明,深知自己于国家大事上自然比不上大哥,但照拂幼弟乃是天理人伦,这样的小事儿臣还是做得好的,四弟只比儿臣小一岁,往日里虽才干不显,但却是极敦厚的性子,五弟六弟跳脱些,俱也是实诚孩子,修书立传乃是大事,儿臣不想专美于父皇和朝臣之前,只为自己搏个名声,却忘了弟弟们,请父皇恩准。”

明光帝定定看了太子一会儿,忽然哈哈大笑,主动伸手搀起太子:“好,果然是我大启太子,有容人之量,父皇答应你了。”

太子顺着明光帝的力道起身,一脸欣喜道:“谢父皇!”

明光帝想了想又道:“太子能这么想,朕心甚慰,只是你五弟六弟倒罢了,让他们跟着你长长见识,也学学太子风度,老四母亲到底位份低些,况和你又年龄相近,倒不用令他太过出显,以免生出些什么不该有的念头来,你就弄些个镶边杂学让他去做吧,也算全了你照拂兄弟的心。”

此言一出,太子哪还有什么不愿意的,当即大喜:“儿臣心里有数,多谢父皇!”

明光帝点点头,略瞧了瞧外头天色,刘福生极有眼色,悄不声儿上来提醒:“皇上,到您服药的时间了。”

明光帝服药就是指服用玄尘道长炼出来的仙丹,是一天里最要紧的事。

太子十分知机,反正今日来目的已达成,见状就主动说:“那儿臣就不打扰父皇,先退下了。”

明光帝摆摆手,示意他下去吧。

太子脚步轻快地告退了。

……

松柏胡衕云家。

叶峥略睁大眼:“太子竟然这么说?”

“正是,”凌江礼道,“太子说诸皇子里,除了大皇子征战边疆,其余只有我一年前出过一回京,算是看过了大启的风土人情,为父皇做几篇风物志,也算是做儿子的一片孝心。”

叶峥有些不解:“可是我听翰林院的同僚日常言谈,那明光本纪应是记录今上丰功伟绩的,如何又冒出什么风物志呢,岂不是与主题不契合?”

“我又何尝不是这样说,可是太子既开了口,要在父皇跟前做出个兄友弟恭的样子来,我也只好配合着一起来,不然,岂非让太子的筹谋落了空?”

凌江礼能当着叶峥说出这样的话,也算是没把叶峥当成外人,不然这话若叫有心人胡乱歪曲了传出去,凌江礼一个恶意揣测太子的罪名跑不了。

正因亲耳听了这番话,叶峥也才把方才那初见时的戒备放下些。

问凌江礼:“那水兄预备怎么做?”

四皇子来找他说这些,必然是心里已有想法,只是叶峥还不清楚,自己能帮上他什么忙,若单纯要论对大启风土人情的了解,叶峥觉得自己可能还真不如翰林院那些出去游学过的大人,他到过的地方屈指可数。

凌江礼也不来虚的,直接道:“这便是我今次来找叶弟你的原因了,我想着横竖太子的意思已经表达得很清楚了,他要的只是兄弟齐心的美名,并不在意我具体做了些什么,与其编那我自己都不太了解的风物志,不如弄点实际于百姓有益的东西——”

上一篇:牵丝戏 下一篇:白月光今天也在刷好感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