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要搞基建(236)

作者:998

没想到这个时候朝廷突然推出新的政策——铁路招标。

招标的大致内容是,朝廷挑选符合资质的商贾共同建设铁路。

铁路建成后,将分给他们铁路的干股。也就是说商人们拿钱修铁路,修了好了他们不光有使用权,还能从中获取利益。

宋玉竹之所以发布这个令,一是光靠朝廷修铁路,要修到猴年马月去,不光浪费时间,而且花费巨大,国库的钱也不能都花在这上面。

二来,铁路修建的最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方便百姓和商人运输,索性直接投放出去,尽快建设完工。

这项招标一经推出,便吸引了全国各地的许多大商贾的注意,其中以晋商和徽商为主。

晋商自古以来都是非常有名,《晋录》有云:以平阳、泽、潞,豪商大贾甲天下,非数十万不称富。

由于晋南一带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外出经商成为当地百姓的谋生手段。晋中商人遍及全国各地,上京城曾流行这么一句话:“京师大贾数晋人”。

这几年大启商业发展逐渐成熟,商业竞争日趋激烈,为了壮大自己的力量,维护自身的利益,晋商的商业组织开始出现。

晋商会长名为乔耀光,他是第一个拍板决定要出资投入铁路建设的。

火车通车后,他凭借跟冀州知府的关系,乘坐过一次。

这次体验对他的触动非常大,商人运送货物,无非就是安全快捷两点,而火车正好将这两点全部占了。

他已经预见假以时日全国都通了火车,每日运送的货物将不可估量,此时不占得先机,等别人都用上火车,他们再想要分一杯羹就晚了!

他赶紧召集了商会所有成员,大家连夜商讨后,决定共同出资八百万两白银参与这项建设投标!

跟乔耀光想法相同的还有熟人,保定顺丰镖局的孙总镖头。

当年他女儿被杨元庆的部下抓到军妓营受到了非人的迫害,要不是宋玉竹和赵骁出相助,恐怕早就死在里面。

孙家小姐得救后,并没有再嫁,也没有自暴自弃,她养好身体后脱去红装,换上镖局的衣服跟随父亲天南地北的走镖,如今即将接替孙总镖头,任新的镖头。

父女二人都念着宋玉竹的恩情,听闻朝廷想要商贾帮忙修建铁路,他们直接拿出三百万两白银,要出资帮忙。

然而这次的铁路竞标,江南的商人却一点声音都没有。自从林家倒台后,江南的商贾由一家独大变成了多家兴起。

这些商贾并不团结,不少人还在为林家的事对朝廷耿耿于怀,加上南方多以水路运输为主,并不看重陆运。所以这次招标他们都处于观望的态度,即便有人想要参加,一个人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他们没有料到,正是因为这次的放弃,让他们错失先机,导致之后的三百多年间江南商人一厥不起。

不过那都是后话,经过五轮公开的挑选,最终五家商贾拿到了修建铁路的资格,他们合资两千五百万两白银,共同修建一条贯通南北的铁路。

大启开始了新一轮大炼钢时代,钢铁厂遍地开花。

宋玉竹又在地图上挑选了几处铁矿储备丰富的地方,新建立了七八所钢厂,增加了附近百姓的就业,同时加快了修建铁路的速度。

预计十年内,一条贯通东南西北的铁路将全面建成。

*

又是一年金秋十月,全国开始税收,这是税法改革后一次收税。

宋玉竹非常重视,为了防止有个别地区官商勾结,他特地立法,凡发现以农充商者,涉事官员一律革职流放永不录用,上辖官员降职一级。

这几日早朝一直在强调这件事,务必把新税法贯彻落实到位。

警告朝廷的官员们,千万别拿自己的前途开玩笑,为了三瓜俩枣丢掉自己的乌纱帽。同时也让他们拘束好自己的亲朋好友,以免被牵连。

奈何朝廷律法再严,也总有人抱着侥幸心理。

昌吉县是坐落在郑州东北部的一个小县城,这里土地肥沃,水草富饶,当地百姓大多以务农为生。

今日一早,县衙口突然围了好多百姓,他们嚷嚷着要见县令大人。

“不是说今年取消丁税吗?为何还收了我们的丁税钱?”

“我爹都去世两年了,竟然也要交钱,说是补交第一年的税钱?这是什么世道啊!”

大家凑在一起,越说越生气,大喊着要个公道。

不一会县衙内走出来几个人,为首的便是昌吉县令付宾。此人长相猥琐,留着山羊胡,后背还有些坨,他捻着胡子道:“吵什么吵啊?”

百姓们不敢说话,只有一个身穿儒袍的男子张口道:“朝廷已经免除了百姓的丁税,大人为何还要收取?”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