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将军的读书郎(415)
这段时间是一年里最热的时候,也是七月半,鬼门开,是中元节。
温润在黄昏之前,做了很多的荷花灯,全村人都到了山下的河流旁边,将荷花灯放在了水中,随着随波逐流。
“以前啊咱们村儿穷,这放灯都放不起。”张村长很是感慨:“这几年有了你,你又教出来两个好学生,咱们莲花坳,发达了!”
“您老入了乡老会吗?”温润关心的是这个。
“我要是当了乡老,那么谁当村长呢?”张村长还在想继任者。
“你家张二哥不行吗?”温润觉得张大哥有的忙了,可张二哥没有啊,在家务农的张二哥,当村长也可以的啦。
“我觉得杨大生挺合适的,他这人大气,家里的孩子将来也出息,对了,他还离你近一些。”张大爷道:“要是我家的二子当村长,不太合适,我是乡老,他就别当村长,我要不是乡老了,他就当村长,让杨大生当乡老,才最合适。”
“也好,您老安排吧,咱们村儿,也该有个人在乡老会里了。”温润淡然的道:“总不能他们说什么就是什么,咱们村儿,我看老倪大叔和老程大叔也不错,您觉得呢?”
“你是说,进去三个乡老?”张大爷瞪大了眼睛:“就咱们村儿?”
莲花坳这么点地方,出三个乡老?那其他村儿,能同意吗?
第177章 南宫易来了
“别忘了,倪黑子跟程二双子,可都是六品的江南大营的书记官。”温润道:“他们比谁都有资格,那几个老家伙,不会不同意的,您在乡老会里,也能有两个帮手,对了,县令大人也会同意。”
“可是,乡老会一向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啊?”张大爷有些犯难:“我这个还是顶了温家庄那个死了的老东西的缺。”
“放心,温家庄不是还有两个乡老的名额么?”温润说的很坦然:“他们的缺,很快就会出来了。”
“啊?”张大爷有些郁闷了。
不过回去之后,温润就亲自去了一趟县城。
跟辛县令喝了一杯茶,回头,张大爷带着杨大叔,就去了县城。
还有老倪头儿跟老程头儿。
温润在家,跟许攸正在吃西瓜,一人一半,用勺子挖着吃。
“你真放心,他们能当上乡老啊?”许攸道:“那可是乡老会,很多老头儿在的地方。”
“放心。”温润喝了一大口:“现在我们莲花坳,可有名了。”
可不是么,就在私塾开学的第二天,那些老头儿回来了,大家都心想事成。
杨大叔成了村长。
张大爷成了乡老。
还有老倪头儿跟老程头儿,都成了乡老。
这下子,莲花坳抖了起来,他们村儿也有乡老啦!
为此,杨大叔大方了一次,他家请全村人吃了一顿饭,算是他这个村长,新官上任头一把火了。
后来老村长,也就是张大爷,也请了一次,老倪家跟老程家也跟风儿,整个七月后半截,热闹得很。
不过随后,程家的哥三个就跟温润说,他们要回去了,长工这个活儿,恐怕做不久了。
“东家是好人,我们心里都明白,但是这三年来也赚够了钱啦,回去就要分家啦,盖房子娶媳妇儿。”
“是啊,我家里二侄子出息了,我们也脸上有光。”
“想买几亩地,分了家也得娶媳妇儿过日子呢。”
三个人都是好样的,在这里做长工,也是干的很好。
温润也不是那种强留人的性格:“行啊,那就干到年底吧,年底了结算了工钱,拿了福利回去过个好年,明年就起房子,娶媳妇儿吧。”
“唉,知道了东家!”三个人乐呵呵的将此事说开,温润也觉得好聚好散。
就是刘三儿,跟温润私底下道:“那咱们家,还招长工吗?”
“你怎么看?”温润知道,这六个长工里头,是刘三儿说了算的,他不仅年纪最大,还最有统筹能力。
“其实咱们家用膳长工的地方不多,大牲口那里有车夫跟马夫在管,家里的事情也不多,我觉得我们哥三个就够了,咱们家在外头的地,有人种,也不用忙活太多事儿。”刘三儿道:“我们哥三个不着急娶媳妇儿。”
“也行,听你们的吧。”温润想了想:“咱们以后就家里这点活儿,轻巧的就大家伙儿伸把手,重活好像也没什么。”
“其实,老卒们也在帮忙,他们眼里也有活儿的,虽然做的不如咱们顺手,可他们终究是一口子人。”刘三儿笑着道:“而且大叔们都挺喜欢的,他们说,这样的更像是一家人。”
“那就让他们干一点活儿,但是不要累着了。”温润吩咐他:“家里家外的活儿,你掌掌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