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将军的读书郎(198)
这都是什么事儿啊?
“就是不知道怎么回事儿,才闹的人心发慌。”张大爷自己给自己倒了一杯茶:“温家庄去了七八个壮小伙子,也不知道是个什么意思,万一他们入了县衙,对咱们可不是什么好事儿。”
“应该是不会被收下。”温润却道:“我的事情,县令大人是知道的,现在县衙里的人,全都是县令大人自己带来的,他不点头,谁去都没用。”
辛县令别看是个新来的,可主意极正,不是个受制于人的性格。
要不然,他也不会头一把火,就把李氏一族给连根拔起来,丢出去了。
现在县衙里还有李氏一族的产业没能处理完呢,县城不少人都趁机下手啦,连鲁家都买了不少。
田宅房产,铺子买卖,无一不是赚钱的营生。
好多人都看着呢,县衙也是想卖个好价钱,弥补这些年来,李县丞落下的亏空。
以及补偿给民众。
“是吗?那我明日去县城,打听打听。”温润的话虽然有道理,但是张大爷还是要亲自去一趟打听打听,确定一下,也好放心。
“明日让程老三跟您去一趟,买点东西回来。”温润道:“我也累了乏了,就不跑县城了。”
这么来回跑,温润真觉得累了,就不去了。
“明日我也去一趟县城。”杨大叔道:“买点东西,顺便也跟着大爷去看看。”
有他们三个人去县城,温润就更放心了。
第92章 风满楼
温润回来了,这私塾也开门了,孩子们有了正儿八经上课的地方,温润还添置了一些东西。
首先就是验收孩子们的读书成果。
一个个的还行,学的东西都有记住。
然后温润开始测试,他们的字儿认得差不多了,但凡是不太偏僻的都认识。
温润呢,也教导一些他们偏僻的字,还叫他们熟读《唐诗三百首》,培养他们的诗词歌赋之才。
本来夏日来临,天气渐热,温润将午饭也提上了日程。
早上来上课,一人先喝一大碗绿豆汤。
中午在这里吃一顿午饭,然后归家,下午要在家里做家务,有人会去打猪草,有人会去砍柴薪,总之,是不会闲着的,农家的日志就是如此。
温润倒是能闲着,他这才刚在家舒服两日,杨大叔他们回来了。
“这是怎么了?”温润看到张大爷跟杨大叔一起来,还是愁眉苦脸的样子,不由得笑了:“还没打听清楚?还是?”
“打听了一下,县衙又招收了三百人。”结果杨大叔愁眉苦脸的告诉温润:“听说全都是白帮。”
也就是白役,没工钱的那种,但是却能有不少外捞。
“又招了三百人?”温润瞪大了眼睛:“这么说,县衙里头,起码有一千人了吧?”
小小一个下县,一千多人的衙役,不管是正役,帮手,还是这种白役,都大大的超出了一个下县该有的人数名额。
一千人,哪儿有那么多事情要一千多人去忙活?
这还只是衙役,捕头是可以有一个,捕快有二十几个,可捕手却不限额。
“还招收了一百多个捕手。”结果张大爷又告诉温润:“咱们莲花坳就有一个人,当了捕手。”
“谁呀?”温润这两日在家光顾着教导孩子,安排私塾。
根本就没关注外面的事情,他觉得没啥事了,粮草都征集,送去了大营。
现在是种好了地,马上就要锄草了,农时正式开始,就要一直到秋收之后才能有空闲休息。
故而他觉得没事了。
家里的两个妇人,接手了家里的鸡鸭鹅猪狗的事情。
今年更是养了一百只鸡,一百只鸭子一百只大鹅,还有七八头猪,家里的地方大,人手足够,多养一些家禽家畜,就算是不为了卖蛋赚钱,也可以用来吃肉啊!
温润正盘算家里的事情呢,乍一听县衙还在招人,不由得大吃一惊。
“咱们莲花坳那个马三儿,还记得吧?”张大爷没好气的道:“臭小子在村子里就是个无赖,这会儿跑去县衙里当差了,当了个捕手,听说温家庄的人也当了差,是白役。”
“白役……那也是温家庄的人。”温润脸色不好看了。
温家庄,是要干什么?
“不过你放心,白役是白役,但不是姓温的,也跟温家没什么关系,是那个青皮老大以及他的那些弟兄们,县令大人也算是为百姓们做了一件好事,那就是将那些无赖子约束起来,当了白役也是要在县衙上差的,白日里也能约束他们一些言行,至于夜里,大家都休息了,谁没事儿出门乱晃荡啊?”张大爷道:“再说了,县令大人这么做,也是给你出了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