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国舅爷后我要死了[西汉](320)

作者:元月月半

王太后忍不住拍案:“她也配!”

刘彻点头:“告诉她,卫长君不想见他。”

黄门期期艾艾地说:“刘陵翁主可能料到陛下会这么说。她说她想听大公子亲口说。她还说她欠大公子一句道歉。”

闻得此言,陈后禁不住低下头去。

王太后见状抬手示意她和平阳公主先回去,然后令刘彻坐下。

刘彻坐到平阳公主先前的座位上,“母后,长君本人跟我们没什么不同,甚至比我们体弱。每到换季时节稍稍大意都会生病。刘陵自幼习武,诡计多端,胆大包天,指不定想做什么。朕不会叫长君去见她。”

王太后不答反问:“长君孝敬哀家的?”拿起一串荔枝问。

刘彻颔首。

太后:“你派人过去问问。哀家也想见见他。每次进宫都是匆匆来匆匆走。等哀家知道,人家都出城了。”

刘彻给黄门使个眼色。

黄门估摸着卫青还在宫里,骑马前往卫子夫处。巧也不巧,卫青和卫广刚从殿内出来,准备回秦岭。黄门就把此事告诉他兄弟二人。

家里突然多十来个禁卫,卫广年龄小也知道出事了。再找韩嫣一打听,他也明白了,“死到临头还不老实。”

卫青示意他先回去。

空车回去快,可路途远。等他们到家,卫长君等人都从地里回来,在院里啃着西瓜等用晚饭。

众人一听刘陵想见他,韩嫣喷出一口西瓜汁,顾不上擦就调侃:“大公子艳福不浅!”

卫长君没好气问:“这福气给你要不要?”

第106章 不可儿戏

韩嫣不敢要。

虽然世人常说:牡丹花下死, 做鬼也风流。可刘陵不是牡丹,而是带刺的蔷薇。靠近她只会被扎的遍体鳞伤。

然而刘陵的事说大也不大,一个淮南王翻不出什么浪花。说小也不小,死了一个小兵可能一家人就散了。刘彻需要兵, 大军在外也需要稳, 不战而屈人之兵乃上上策。

前世卫长君没少看电视, 也学过历史,何尝不懂上兵伐谋。西瓜吃不下去,卫长君去洗手。

卫青边啃西瓜边说:“大兄,黄门说太后原意先问问你,不是非去不可。”

窦婴到卫长君身边洗手, “长君,即便淮南王只有一万精兵,陛下出一万, 那也是两万之众的大事。”

卫长君颔首:“容我考虑考虑。”

天空破晓,卫长君伴着鸡鸣声睁开眼, 回想起昨日傍晚的一切,到两个弟弟那边拿出笔墨纸砚。

卫步听到动静,推开屏风出来便看到他大兄正在研磨, “大兄给谁写信?”

“陛下, 也是刘陵。”

刘彻是皇帝,还是个多疑的皇帝。现今用得着他, 他千好万好,挤兑刘彻, 刘彻都能做到不以为意。三四十年后刘彻年迈体弱,而他又无法为其延年益寿,刘彻岂能容他。即使刘彻待他跟现下一样, 他身边的那些小人又岂能忍住不做些什么。

刘彻心底有了怀疑的种子,小人只需浇一点水,就能令种子发芽长成苍天大树。卫长君认为他要做的便是坦荡的令刘彻打心眼里服他。小人挑拨,刘彻第一反应不是怀疑他,而是怀疑小人见不得他身边有卫长君这种“神”。

卫步好奇地问:“我可以看看吗?”

“我的事你少掺和,你二兄的事也少管。否则他日别人有难求到你跟前,你想拒绝都不知该如何开口。什么都不知道才能理直气壮地说,抱歉!”

卫步好笑,种地不如大兄,弓箭骑术不如二兄,什么都不精,谁求他。

卫长君睨了一眼,“我同陛下说好了,到秋就送你们回城去太学。你们该有自己的好友,该学着长大了。”

以前卫长君提过这事,卫步不想去太学。可他也不好一直叫大兄操心,也该给家里赚些钱。即便不多,也不该笔墨纸砚都叫大兄买。

没能力赚钱,日后如何养育妻小。母亲老了,如何同大兄分担。

“我不跟他们来往便是。”卫步嘀咕道。

卫长君瞪他一眼,“太学生会认为你仗着宠妃卫夫人目中无人!”

卫步头疼的趴在方几上,“人为何要长大。”

“长大有长大的好处。比如你想去东市买什么就可以自己去。你想秋游,也不用找韩兄或孟粮陪你。”卫长君见墨迹干了,自己做个信封,令卫步去弄点面糊,然后把封口糊上。

早几年刘彻常令禁卫来拉红薯和玉米,以至于很多禁卫都认识孟粮和牛固。卫长君令两人进城买些盐以及“药材”,顺便把信给戍守宫门的卫兵。

那兵没见过二人,但卫大公子名气太大,禁卫们说起来满心佩服,以至于卫兵不敢耽搁,立刻层层递过去。

元月月半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