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名著同人)大宋第一衙内(694)

作者:素衣渡江

立即被宋军的骑兵看准时机,冲进了进来。

“顶住!顶住!”李乾顺声嘶力竭的大喊。

或许是都知道这场战役,非同小可,不是全歼宋国,就是灭国。

铁鹞子关键时刻,竟然顶住了,前面中箭依然不溃,向着宋军猛冲。

因其速度快,只要几箭内打不败铁鹞子,铁鹞子就能迅速到达步兵跟前。

剩下的便是,骑兵对步兵斩杀。

甚至有的时候,铁鹞子还没到步军跟前,步军就不战自溃了。

他们和宋的战争中发生过很多次。

但这一次,是例外。

面对如同铁塔一般迫近的铁鹞子,宋国的士兵没有溃没有逃,依然坚守在自己的位置上,哪怕最前面的士兵已与铁鹞子正面遭遇,不畏死亡,在最后一刻,仍旧用长枪刺穿敌人的心脏。

前面的坚守,为后面的弓手争取了时间,又是一次次的箭矢发射。

铠甲再厚,也受不了这样的轮番连续攻击,铁鹞子上的骑兵纷纷中箭落马。

李乾顺看铁鹞子被射成了铁刺猬,不由得痛心疾首,不自觉的往前探了下身体。

“陛下,小心!”尚书令,太傅嵬名安惠阻止李乾顺进一步向前。

要知道皇帝的祖父就是对宋战争中被射中而死的。

孙子怎么能重蹈爷爷的覆辙。

李乾顺眼看剩下的铁鹞子已经有了溃散的趋势,又见宋国骑兵杀了上来,明白大势已去,悲痛地侧脸对嵬名安惠道:“亡矣!”

话音刚落,只觉得脸颊剧痛,原来是一支箭矢正中他腮帮,射穿了他脸颊。

登时满口的血腥味。

他拔掉箭矢的瞬间,也看到了那个射他的宋国将领,隐约可见岁数不大。

“花将军射死了西夏皇帝——”就听宋军中有人大叫道。

李顺乾将箭扔到地上,大吼道:“朕在此!”决不能叫这种流言传出去。

嵬名安惠赶紧道:“陛下,快撤吧!”

李顺乾依然叫:“朕在此!”

“知道了知道了,快跑吧。”嵬名安惠劝道:“陛下不要暴露自己的位置啊!”

李顺乾就见身后的宋国人都注意到了他,赶紧闭嘴,打马就撤。

皇帝一跑,西夏的铁鹞子溃散之后,亦追随皇帝撤军,一路上丢弃的辎重无数。

宋军捡了一路装备。

李顺乾一口气奔袭回都城后,知道宋军肯定趁胜追击。

再无险可守的都城,就等一刀砍到脖子上。

既然打不过,他决定采取第二招,投降称臣。

服了,还不行吗?

他命尚书令嵬名安惠作为使臣,携带国书跟礼物进入宋军大营求和。

面对西夏的求和行为,宋军的普遍认知是,早干什么去了?

如果你们祖宗李元昊不称帝背叛宋国,投向辽国,至于打这么多年杖么。

哦,眼看兵临城下了,跑来和谈称臣了。

等你们恢复过来,肯定翻脸比翻书还快,立马背信弃义。

这些行径都是有历史可考的。

因此,不光高俅说西夏人不可靠,连童贯都劝赵佶不要接见西夏的使臣,直接发兵兴庆府,攻破城池算了。

但赵佶却不听两个重臣的劝阻,“没关系,朕见他不碍事。”

接不接投降再说,关键是听夏国使臣求和的话,看他们的恭顺臣服的态度。

这个过程,其内心的舒爽,是无法用言语形容的。

大宋一直被辽国压迫,拿西夏无可奈何,就一直没扬眉吐气过。

如今有了享受这等待机的机会,赵佶忍不了了,马上就要体验一把。

嵬名安惠行了宋礼,在大帐向赵佶跪拜,“宋国皇帝在上,可怜我大夏子民,希望能免于刀兵之苦。只要大宋神兵愿意退回,我夏国愿意称臣,每年供应大宋良马、盐巴。”

西夏的特产,马跟盐,都是大宋缺的。

赵佶捋着胡须,浑身上下就两个字,爽快。

高俅哼道:“你们惯会出尔反尔!陛下不可信西夏的鬼话!”

嵬名安惠抬头看高俅,但更令他在意的是旁边的年轻将军,如果没看错,应该就是此人射中了自家的皇帝是脸颊。

当时,李乾顺其实还是在安全距离内的,按照正常情况是不会被射中的。

但此人,竟然一箭精准射来,什么来头?

赵佶拈花指捋着胡须,似笑非笑的道:“马匹跟盐,我们大宋何须你们进献?为何不自己取?”

嵬名安惠一听这是要破城的意思,忙道:“若是灭了大夏,谁来传播大宋四方咸服的威名呢?与其杀死一个国君,不如留着这个国君向您臣服叩拜。宋夏两国可以结为叔侄之国。”

跟辽国是兄弟之国,但跟夏国则是叔侄之国,谁是叔叔自不必说。

素衣渡江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