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沉浸式围观+番外(852)
二房从上到下都讨不了好,不仅是环儿,二老爷说不定也会被牵连。宝玉自然也没有什么好果子吃,兰儿就更别说了。二房的人都是一条藤上的瓜,一损俱损,一荣俱荣。所以为了兰儿的前程大嫂子就让我们劝劝你们,让你们得饶人处且饶人,而且她也有词儿去劝说老太太,只看老太太愿不愿意听了。”
贾瑭稍微一想就知道李纨有什么词,无非是为了宝玉将来考虑。宝玉是老太太的软肋,老太太能因为其他人和其他事儿铁石心肠。到了宝玉那里,老太太的心就冷硬不起来。
所以贾瑭想完之后和云芳说:“从宝玉身上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也确实是个法子,这位大嫂子太不了解老太太了,老太太可不是一般人。”
要是按照以往的经验来说,老太太十有**是会选择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然而这一次老太太却不会这么做的。
宝玉能下床走动了之后,就拄着拐杖被人扶着来看望老太太。老太太这个时候虽然口有些歪斜,浑身颤抖,行动不便,但是瞧见宝玉还是很高兴,满身都洋溢着喜悦。
宝玉就觉得老太太之所以被气得成这个样子,完全是因为自己这件事而起,忍不住趴在老太太身边哭了一场。
恰巧他在见老太太的时候林如海也在,当时贾琏在一边陪着,贾琏就说:“太医说了,老太太这不过是急怒攻心,若是没什么意外一两年就能恢复,宝玉先别哭了,你哭的老太太都心疼了。”
林如海也说如此痛哭不如给老太太祈福,说不定能恢复的更快一点儿。贾宝玉听了之后就赶快用袖子抹了抹眼泪,跟老太太说等自己脸上的水痘消下去了,就准备去寺里面给老太太跪经。
老太太心里想着,孩子在家里呆着也不快活,无论是荣国府这边的房舍还是贾政他们夫妻居住的府第。这孩子去哪儿都觉得自己像个外人,不如让他出去散散心。无论是道观还是寺庙,让他去住一段时间也能排解他心中的烦闷。
就说:“行啊,你去吧,也谢谢神仙保佑你这次能熬过来,你当时很凶险,吓得我以为你挺不过来了。”
一句话慢慢的说,比以前用的时间长多了。老太太的心态非常好,很稳,并没有表现得很急躁,哪怕说话慢了一些,仍然是不急不缓地把话说了出来。
所以林如海就和老太太聊了很长一段时间的家常。
而宝玉还是个病人,没说几句话就被老太太给打发出去了。老太太把宝玉打发走了之后就和林如海说宝玉这孩子也不想当官儿。如今一脸的水痘,还有烫伤的伤疤,不知道会不会留下疤痕对他将来的仕途有影响。
林如海就劝说老太太也别把所有的心思都放在当官儿上,一个大家族哪能人人都去当官呢?这个家族总有人出面代表着整个家族奔走,也要有人做一些维持底蕴的事儿。
而维持底蕴,靠的就是土地钱财和读书。
钱财能保证物质充足,读书能保证人才储备。
宝玉就适合做教书育人的事儿,他有耐心,文采也好,比起那些为了考科举而读书的人,宝玉这种文采斐然的先生能让学生除了会做文章之外还有些别的风流气质。
总之,林如海考虑到岳母对宝玉的疼爱,给宝玉选了一条还不错的路子。
老太太觉得很好,贾家的家学如今成了气候,宝玉能胜任山长一职——老太太以为的。
做不了官儿,做个名士也好啊!
所以当老太太这么想之后,就压根儿不管二房的人到底有什么样的前程。
李纨着急,但是对于老太太来说,兰儿还小,不说二十多岁入仕,要是心里能静下来,三十多岁当官也行。
要是他三十岁当官,那也是二十年之后的事情了。二十年前的是是非非和成年之后的贾兰没有太大的关系了,毕竟贾兰不是当事人。
但是李纨很着急,她希望贾兰越早出头越好。
老太太此时没这么急迫。
当年贾瑭出头早,她很高兴也很支持,是因为当时的荣国府没拿得出手的人,有一个能混出头的,自然是倾全力培养,而且当时家族再不出人才,真的没法维持权势了。
如果贾瑭贾琏在二十年内不倒,那么贾兰没必要那么早的出头,在官场奔波不如静下心来好好的做学问,整个人稳重了才好接掌前人的权柄。
而李纨考虑的是自己的小家,老太太考虑的是荣国府的将来。目的不一样,所以李纨注定了没法劝动老太太。
在李纨各处劝说,也让姐妹们帮着说服老太太的时候,贾政终于在各方压力之下辞官了。
这件事说来话长,有的时候会让人觉得很感慨。感慨事实真是反复无常,求到的既是蜜糖,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