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往事之国色流离(11)
他听周瑜说想为父报仇,于是欣然同意教授武艺:“读书我不如你,练武你可不如哥哥我,好好学着吧。”
孙策围着周瑜转了几圈,研究了一下周瑜的麻杆儿身材,自言自语:“太瘦了,得先打好基础。”于是他开始积极地带周瑜跑步,教周瑜泅水。
孙策是个勤勉的教头,家塾下课时总是等在门口督促周瑜:“读书可读不死董卓,赶紧放下书来跑步!”
两人每日都要围着周家大宅子跑足半个时辰不停步,然后各种兵器轮番练习。
周瑜作为回报想教孙策读书、写字、弹琴,孙策却毫无兴趣,一刻也坐不住,“读书,读个屁。弹琴,也太催眠了吧。”
教了好久,孙策才是勉强认识常用字的水平,根本不愿意摸书。
拉他去家塾听课,先生讲授他也听不进去,先生在上面讲,他在下面睡,周瑜用笔戳他都戳不醒。倒是孙策的二弟孙权很爱读书,手不释卷,又聪颖机敏、博闻强记,小小年纪比大哥认的字还多。
一天晚上,月明如水,哥儿两个喝酒聊天。
孙策问:“阿瑜,你的志向是什么?”
周瑜想了想:“我要先起兵讨伐董卓,报了杀父之仇!报仇之后归隐乡间,日抚瑶琴听音,夜有娇妻伴读,此生心愿足矣。策兄你呢?”
孙策毫不犹豫:“我要建立一番宏图霸业,出人头地,千古留名!”
周瑜拱手:“兄长有此大志,小弟愿效犬马之劳。”
两人相视大笑。
周瑜喜欢跟孙策相处,因为孙策有种让人放松的气质。
周瑜一直活得很紧绷,对自己要求严格,一丝不苟。而孙策,哪怕面前是刀山火海,他也能整出闲庭信步的感觉,好像跟着他,再高的地方也能轻易到达。
一转眼,孙策在周瑜家里已经住了快两年。
经过两年的苦练,周瑜的个头蹿了起来,比孙策还高了,身材也从麻杆儿练成蜂腰猿背,平常穿着衣服还是很修长清瘦,看不出什么,泅水的时候光着上身就能看到肌肉线条精壮健美。孙策在水中倒影看看自己的肩背,再看看周瑜的,甚至有了危机感。
这两人都是美男子,每次结伴出游都引得路人争相围观。
孙策鹅蛋脸型,上扬的眉毛显出几分英气,一双桃花眼,眼角尖而细,眼尾上扬,顾盼神飞,鼻梁挺拔精致,嘴角也是尖而翘,整张脸仿佛用小刀在象牙上细细雕刻出来一般,如一件精美的工艺品,神情意气风发,气度潇洒不凡。
周瑜比在洛阳的时候愈发成熟俊朗,他脸型端正,天庭饱满,眉毛平而直,看起来一脸正气;眼睛纯净清澈,眼尾微垂显出些无辜的神色,眉眼之间自带一段柔情;唇红齿白,五官线条圆润,显得清雅淡逸,温柔敦厚。
两人气质迥然不同,却又各美其美。
十七岁正是婚嫁的好年纪,十里八乡说媒的人踏破了门槛。然而自身优秀的人眼光也颇高,说媒的没有一个能入眼。
孙策禁不住母亲催子嗣,先纳了妾,早早当了爹。
周瑜则根本心如止水,不近女色,仿佛老僧入定。他平常待人谦和有礼,实则有着淡漠的距离感,疏远而克制,果断有主见。父母皆已不在世,也无人催促,可以随性子一个人过。
孙策很好奇:“阿瑜,以你的家世品貌,怎的会迟迟不娶,那么多女子心悦于你,哪怕先纳个小妾也好,可别让周家断了香火。”
周瑜一笑,缓缓吟哦:“出其东门,有女如云,虽其如云,非我思存。”
孙策读书少,但这几句的大意还是能听出来:“我懂了,你是嫌舒县的女子长相太磕碜了。这倒也是,阿瑜你穿女装都比她们好看,看她们还不如看镜子里的自己。”
周瑜被逗笑了,但又觉得嘲笑别人的外貌不是君子所为,于是努力忍住笑,正色道:“策兄,你这样说人家姑娘可不太好。”
孙策怂怂肩:“但你本来就是这样想的。”
孙策和周瑜相处久了,了解也更深:周瑜这个人嘴上不说,但心里对自己对他人要求都很高,事事追求完美。家里要整洁干净,弹琴一个音都不能错,对外貌要求极高,家里四季的服饰加起来有上百套,头发指甲也是认真打理。
孙策严重怀疑,这家伙能对自己一见如故,很大原因是自己容貌颇为英俊,和他不分伯仲。
“阿瑜,说说看,你到底喜欢什么样的?”
“我必要找个绝色的美人。”
孙策一脸嫌弃:“你看,被我说中了吧,你真肤浅。”
周瑜一个眼刀飞过去:“那你呢?”
“我也是哈哈哈哈。”孙策贱兮兮大笑:“不仅要绝色,还要贤惠温柔会照顾人。”
两人互相推搡大笑。
一日,顾氏来拜访周瑜,言语中有愿与他结亲之意,周瑜婉拒了。
孙策听着都为他着急:“阿瑜,那顾家姑娘,我们在路上遇到过的,人家知道是我们,还特意把马车帘子掀起来看,依我看可以算是绝色了,家世也好,怎么你还是不满意?”
周瑜不以为然:“策兄会出此语,看来未曾见过真的绝色。”
孙策好奇:“多绝才叫绝色?冠绝庐江郡?”
“不妨再想的大胆一些。”
“冠绝全扬州?”
“冠绝全国,倾国之色。”
孙策被勾起了好奇心:“好家伙,说得像你见到过似的。”
周瑜带着些得意的神色,故意不回答,吊孙策的胃口,孙策急得抓心挠肝。
这时是初平三年,刚刚立夏不久,孙策在舒县的日子过得正舒心,开玩笑说要在周瑜家住一辈子。
好景不长,袁术五百里加急派使者来说孙坚出事了,孙策赶紧带着二弟孙权赶赴南阳。
第9章 孙氏兄弟
孙坚一路凯歌,打得董卓从洛阳逃到长安,原本打算乘胜追击,但从南阳到长安的粮道太长,袁术觉得有些吃力,让孙坚先撤回来,先把南阳郡旁边的江夏郡打下来,壮大实力以后休整一番再去继续打长安。
孙坚没人供粮打不动董卓,只能带兵撤回,先去打江夏郡的黄祖,身先士卒冲在最前面时不幸被暗箭射死,部下把他的遗体带回了南阳。
将星陨落,袁术营中众人一片哀叹。
桥蕤素来和孙坚交好,感伤这样一位义薄云天的英雄就此殒身,喝了几晚闷酒,扼腕叹息。
小桥也喜欢这位豪爽英气的孙叔父,有些伤感,得知他的两个儿子来奔丧,不禁在窗外默默关注。孙策大叫一声扑倒在父亲的遗体前,嗷嗷大哭,涕泗横流。孙权呜呜咽咽努力克制着,哭得小肩膀一抽一抽。
小桥想起孙坚说过,长子孙策和她同岁,那就是十七岁,次子孙权十岁,兄弟俩小小年纪就失去了父亲的庇佑,世道艰难,他们要如何走下去呢。
她想象了一下如果是自己的爹爹战死,立刻感到彷徨无措、痛彻心扉。
她从来都是傲上而怜下,面对官员们嚣张跋扈,但对无依无靠的人充满怜悯之心,有事没事就去探看一下孙家兄弟俩。
按规矩需要先守灵三夜,大殓入棺,然后停棺七天,才能移送棺木带回孙坚老家曲阿下葬。白天陆陆续续有人来吊唁,晚上孙策不眠不休守灵。
守完三天灵,遗体该入棺了。
孙策三天三夜没睡,又一直跪着,刚试着站起身就咕咚一下晕倒了。袁术和众臣每天早上都要例行议事,此时他们正在闭门议事,没人发现孙坚灵堂这边有状况。孙权惊慌失措出来找人,正好遇见过来探看的小桥,抱住她的腿就哇一声哭了。
小桥赶紧安抚一番孙权,冲过去使劲摇孙策,一点反应也没有。小桥只好一边让人去请医生,一边先让下人把他抬回桥府。
大桥颇通一些医术,诊脉后说孙策只是一时气血不足,应该没有大碍,让他睡一会儿,醒来再吃点东西就就好了。她取来艾绒,给昏睡之中的孙策做艾灸调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