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名著]无限穿书(145)
“娘,你不懂。”
“我不懂,就你懂。我活了一辈子,我不懂。”周老娘又不是不晓得女儿有多少产业,就这还没钱钞使,不晓得被哪个不要脸的哄了去了。
生气是生气,周老娘还是把带过来的三百两宝钞给了女儿,并道:“再守不住东西,往后别来问娘要。”
婳儿连连称是,当下便去找了族叔公。
她有八十亩水田在村里,一百亩在邻村。她本来就只有两个晒谷场一个仓库。
“原先两个晒谷场是黄土的,咱先不管他。族叔公,你趁着农闲,有多少人给我搜罗多少人,我房子旁边那块地,离水田近,还有近八亩,你给修成青砖晒谷场,一亩一块,四周挖排水沟。水沟里的水要正好流到我的鱼塘。还有呢,我找里长再买几亩地,修个谷仓,也要青砖大瓦的,盘成炕。这天也不好,谷子不干,咱就烘干。”
“你费这功夫做什么?”
“磨刀不误砍柴工。不仅咱家这边要弄。东山村那个小庄子也要弄。叔公,这个一定要在割稻前弄好。东山村的你能接下么?人手不够我找别人。”
“你费这心思做什么?反正都租给别人了,你就等着收租子就是。”
“叔公这话没错。我晓得你这是怕我费银子。只是银子都是小事,这庄稼耽误了,可是要命的大事。叔公,您就帮帮我,就当行善积德了。”
族叔公摇头道:“你这孩子,比谁都倔。罢了,我就动动这把老骨头,去我那些徒儿那里走走,准把你这活儿办漂亮咯!”
“唉,谢谢您了,叔公。”
婳儿办完了这事儿,又去了找了蔑匠去山上砍竹子,编晒垫:“我这个不算工钱,按件算钱。当然,质量不能太差,太差不算,还要扣了材料钱叫你们拿回去自卖。”
办完了这遭子事儿,婳儿还请了村里的老太太、伯母、婶子们织蓑衣,织盖谷衣。
夜里,陆自明知道了这事,婳儿把其中原委一说,并道:“我问了村里老人,咱们这二每隔九年十年就要闹一次灾,估计你也记得一些,想想是不是有这么些年了。”
陆自明一想,他十六那年地里收成不好,要不是正好过了府试,成了童生,恐怕后面几年书没得念。
算上一算,距今正好九年。
往前推九年,就是他七岁那年了。那年收成倒好,就是往前一年,是个灾年,他才七岁进的私塾。
这么一算,好像是有这么个道理。
这可就马虎不得了!
婳儿瞅着他的神色道:“我想着不是今年就是明年,准有个旱灾涝灾的。这稻谷就将成熟,正是要旱的时节,不怕没雨下,就怕下大雨,就做了这准备。等这季稻谷收完了,我就修水渠、挖鱼塘、打水井。这么一来,管它涝呀旱的,咱都不怕。”
陆自明无地自惭。他还在个人情绪里沉浮的时节,娘子已脚踏实地,放眼外界了。
他由衷赞道:“娘子要是个男子,就无我等立足之地了。为夫不才,也算有小小功名在身。我这就去想想说辞,给县老爷投帖。”
婳儿笑道:“若县老爷果能听取一二,惠及百姓,夫君功不可没,妾身所作所为万不能及也。”
他们夫妻二人相互吹捧一番,又有大事在前,那点子儿女私情便忘了个一干二净。
这天灾人祸往往是连在一起的。有了天灾难免就有人祸,婳儿最担心的就是匪灾和疫病。
婳儿问秀才:“我们可不可以组织乡民训练巡逻?”
陆自明赶紧制止道:“自古以来,手握兵权者除反贼外无一不是上位者。我和你都是平头百姓,万万不能碰这种掉脑袋的东西。你若害怕,就去请两个人来看家护院。”
“那你能否和县老爷提个一二?”
“这个倒是可以。我们这本也是有乡勇的,就是没当个事。”
翌日,秀才便放了孩子们一天假,去了县里,给县老爷投了帖子,坐了几个小时冷板凳后见到了真佛。
秀才说明了来意,先晓之以理,把娘子昨儿说的地理气候什么的讲了一番,又诱之以利道:“如今处处闹灾,老爷治下若能天平地安、五谷丰登,才能显出您的不凡。小生只知纸上谈兵,如何运筹帷幄,全望大人才智。”
知县大人面容严肃地听了秀才的话,毫无表示地挥手让他退下。
人走了,他便叫心腹打听秀才一家近来与何人来往密切,所行之事。待确定不是坑之后,才跟着召集乡绅里长,商量抢收一事。
大致办法也好婳儿做得差不多少,就是苦于没有银两,又招了秀才出谋划策。
秀才带头捐了一百两银子,并道:“小的方才成家立业,并无多少余钱,这一百两还是从岳父那借来的。我岳父这人,别的不好,就好个名儿。您只要在那谷仓上写个序、填个名儿,将谷场由来、捐献者姓名写上就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