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同人)红楼老太太(91)
贾琏伸手替他擦拭口水:“真是没办法,见谁都是奶奶奶,这是祖母……”
贾琮跟贾琏不同,贾琏说话早,两岁才能离手走路。
这个贾琮却相反,十个月就能摇摇晃晃走几步,但是,口齿不如贾琏与元春清晰。
因为正在长牙齿,喜欢流口水。
说得最明朗的话就是奶。也不知道是想吃奶,还是叫她奶娘!
贾琏十分嫌弃,觉得他又笨又贪吃!
石梅猜测,贾琮走路早,估计是因为身子瘦弱,分量轻。毕竟张氏怀孕的时候正赶上孝期,不敢吃的太好。
贾琏那小子当时胖的球球似的,体重眼中超标,肯定走路慢。
石梅抱着贾琮替他抱不平:“咱们说话慢,但是,咱们有长处啊,琮儿行动快啊,不像某些人,两岁了才走路呢!”
贾琏知道在说他,噘嘴不高兴:“祖母,人家一岁八个月就会走路了,不是两岁啊?”
石梅颔首:“哦哦,祖母说错了,是两岁差一点走的路!”
贾琏便抱着石梅的胳膊,身子扭来扭曲的抗议:“祖母啊,差的多呢,四个月呢?”
石梅看他要哭了,这才一笑:“嗯嗯,琮儿长大要向哥哥学习,哥哥现在认识很多字了。”
张氏把贾琏从石梅身上撕下来:“祖母逗你玩儿呢,去那边跟弟弟玩儿,母亲有话跟祖母说。”
张氏不光是来献宝,也不是特特来劝架,却是驿馆有书信送来。
贾赦除了给媳妇写信,也给石梅这个母亲单写了一封。
石梅这里拆信:“他们可说了什么时候回家?”
张氏笑道:“说是会赶回家过年,记着明年三月公公大祥祭祀呢!”
张氏说着话,把手里的小包裹放在炕桌上:“婆婆,大爷还有稀罕礼物给您呢。”
东省地什么礼物,左不过是人参鹿茸。
贾赦在信中嘚瑟,他受聘做了守备府教头。
石梅觉得很不错。
不经意间,石梅看清了所谓的礼物,顿时被吸住眼球:“这是哪里来的?”
第41章 番薯
张氏正在絮絮叨叨介绍, 闻听婆婆询问, 忙道:“这东西叫番薯,我父亲说,这东西就跟我们这里的山药蛋一样,是一种可果腹的农作物。”
石梅期初以为是土豆, 又发现颜色不对,这东西因为干枯, 外皮打皱, 颜色发沉。
分明就是红薯。
石梅抓起来仔细观瞧,并掰掉把子,嗅了嗅, 一股甜腻的清香扑鼻而来。
却是红薯不错。
只是,这红薯的个头也太小了!
小到石梅一只手,抓住了三个?
石梅的手可不大!
张氏说这是贾赦给她的礼物?
贾赦竟然用红薯这种廉价的食物作为礼物?
石梅心里突突乱跳, 她想到一个可能:难道红楼时代红薯还没有推广种植?
石梅膜的抓紧手里的红薯,平复了声音询问张氏:“你吃过这个东西吗?”
张氏一笑:“没有呢,儿媳也是第一次知道这个东西。”
石梅一拍额头, 顿时明白自己问错人了, 张家书香门第, 张氏幼承庭训,哪里知道什么农桑经济呢?
石梅甚是兴奋, 吩咐说:“赖嬷嬷,叫赖大去寻贾玫,叫他火速来一趟。”
贾玫正巧回家参加祭祖, 得了传召,以为石梅有什么吩咐,赶紧来了。结果却是石梅问他认不得认得番薯。
贾玫掰掉一节,又闻又尝后方道:“看着似乎是木薯,比木薯细腻,侄儿可以肯定,目前,江南地区没有人种植这种作物,未知婶娘这东西是哪里来了?是属于山药蛋一样的藤蔓作物,还是木薯一样灌木?只要有产地,侄儿可以负责打探。”
石梅心里的喜悦绷不住:“你能保证,这种作物我们大月朝没有推广种植?”
贾玫颔首:“侄儿可以保证!”
石梅兴奋极了:“你暂时放下手头的工作问题吧?”
贾玫颔首:“没有问题,婶娘有事请吩咐。”
石梅说道:“大奶奶,你刚才说这东西是你父亲的学生进贡,可知你父亲的学生在何处做官?“
张氏说道:“这个儿媳还真知道,那人是我父亲十年前的学生,因为没有人脉,放到穷山恶水的福建做知县去了。那边不仅烟瘴厉害,还有倭寇抢掠,许多官员因此丢命,故而无人愿意去那边做官,他因此才得了个知县实缺。”
石梅盯着贾玫:“我若说让你去福建考察这种叫番薯的作物的耕种方法,耕种面积,然后,化整为零购买千余斤番薯回来试种,你可愿意?”
贾玫立马躬身应答:“侄儿这就回去收拾行李。”
石梅却道:“别急,这事儿可不简单,不仅要询问清楚番薯的耕种方法,还要了解一下耕种的气候土壤,不同耕地产量有何不同,事无巨细,只有跟番薯种植有关,都要细细打探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