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同人)红楼老太太(615)

作者:香溪河畔草

他在京都拉拢的都是文臣,方便他控制朝堂。

好家伙,六部都有他的老丈人,以后朝堂上肯定一呼百应。

但是,也有弊病,妃子与妃子之间,肯定要争宠宫斗。

那么这些父亲也会拉帮结派。

这么一看,皇后的伯父只是一个户部侍郎,父亲只是知府,兄长只是翰林,就有些不够看。

石梅这一想,又呵呵冷笑一声。

但愿醇正帝的身体与脑子够用。

不过,这一次,估计是为了平衡后宫势力。

张老爷子承恩公的爵位,赐封下来了。

新皇耍了个心眼,张老爷作为承恩公的头一辈公爷,轮到皇后父亲就只是承恩侯。

更为尴尬的是,皇后的父亲是行二。

这个爵位如何继承,又是矛盾。

醇正帝这么安排,就是明晃晃的挑唆。

即便男人不计较,女人也不计较?

史家的例子就在眼前。

一旦家族内部争斗,整个公府就会走向衰败。

荣府阖府都去张家祝贺。

新的公府已经赐下,只是尚未修缮。

张家在翰林街的旧宅邸摆酒。

张老爷子没出面,都是两个儿子出面应酬。

张氏的祖母已经垂暮之年。

张氏母亲的脸上也是一点笑容也没有。

张家的两个媳妇面上,倒都有欢喜之色。

石梅给张氏祖母道恭喜。

老人家却叹息:“福兮祸兮!”

这个老祖宗已经是人瑞,看事情的角度与张家的两位夫人不同。

如今的朝堂,跟石梅没有多大关系,石梅看着都糟心。

莫说张家身在其中。

石梅对于这种话题也没有什么好的见解,只有打哈哈,夸赞张家的几个重孙子聪慧。

张家大老爷二老爷,都育有两子。

如今四兄弟已经有三人读书入仕。

张二老爷的幼子,去漠北的时候年纪小,受不了风雪,身子不大好。

张老爷子深知他的身子,经不住九天号房磨砺。

故而,从开始就没打算他科举。

而是让他读书怡情,主要学习打理庶务,将来替家族打理祖产。

张氏本来欢欢喜喜回娘家祝贺,结果去了一趟回来,竟郁闷之极。

婆媳关系好嘛。

石梅劝她:“你侄女十分聪明,随便那些妃嫔生多少皇子,她只要善待太子,将来就是一个稳稳当当的太后娘娘,你有什么郁闷?”

张氏也没郁闷多久,又忙碌起来。

迎春跟惜春的下聘之期定下了,贾璋的婚事也要操办起来。

总不能妹妹出嫁了,哥哥还没有下聘吧。

石梅张氏带着水灵去了梅家,商议下聘之期。

因为迎春惜春的下聘之期在八月,贾璋的下聘之期必须提前。

梅家很满意荣府的亲事,答应六月二十九这日下聘。

六月二十九是陛下寿诞。

不是吉日也是吉日。

偏生这日本来也是好日子。

宜嫁娶,开市,定盟,祭祀祈福,迁徙入宅。

日子定下之后,已经五月中旬。

只有四十天的准备时间。

好在荣府家大业大,之前一直在陆续准备。

张氏按照两个哥哥的份例,也是十六聘礼,外加二万五千两的银票,送去梅家。

贾璋的聘礼赶得急,石梅水灵叶筠齐齐帮忙,人人累得够呛。

之后,张氏忙叨叨的给女儿们准备嫁妆,首先就是打妆奁。

寄放在直隶的木材,要拉回京都一部分,备足两份妆奁,还要请师傅。

石梅道:“就让政儿的作坊帮忙。”

张氏替他娶媳妇嫁闺女。

贾政帮忙侄女儿打嫁妆也是应当应份。

贾政这些年的磨炼,也懂了些人情世故。

不等石梅提点,贾政就主动跟贾赦商议了,主动承担打妆奁的责任。

八月初六。

赵家下聘之日。

赵家的聘礼,打头一件是一对活鲜鲜的大雁。

然后按照京都规矩,锦缎布匹,金玉首饰。

羊羔美酒,干果甜品。

赵家聘礼的物件是五千两。

再有一万五千两的现银。

赵家只是清贵之家,家底不如冯家。

一般来说,赵家两万银子的聘礼。

荣府就是两万的嫁妆。

但是,元春这个侧枝的嫡女,公中就是一万嫁妆。

迎春这个侯府的嫡出千金,是三万两的份例。

这还不算张氏私产,张氏这些年陆续给迎春购买了三个良田的庄子。

分别是五百亩,三百亩,四百亩。

再有三个铺子。

这些东西都是迎春及笄就交给她自己打理。

如今连本带利已经值得两万银子。

贾赦这个父亲的私房,古玩字画这些少不了。

贾赦每年在宫中执勤。

嘉和帝放任他收压岁银子。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