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同人)[红楼]权后之路(465)
现在禁军武官升迁的制度也是越来越规范化了,不是说出身勋贵就能当官的。要么是武进士入士,然后按资历能力升上去,要么是按军功升上去。普通士卒要成为武官也是要看军功,皇上不允许勋贵子弟在禁军当挂名武官。再说,没历练出本事来,皇上现在是常会演习练军的,这让不通军事的勋贵子弟酒囊饭袋也难挂名干吃饷。
好在卫若兰到底还年轻,还不到十八岁,下一次武举入士也不晚。
卫若兰和冯紫英讨论着萧景云去平安州公干的事,卫若兰道:“我刚刚听萧叔父说淳于大人和欧阳大人已经赶去平安州帮忙了,那边的摊子只怕是不小。”
冯紫英身为冯唐的儿子,还是处于权力主流的人家的,说:“现在兵部也快拿出章程来了吧。”
卫若兰笑道:“将会调伯父去协助平叛吗?”本来平安州之事原是军事机要,无职之人不得而知,但是那日公审了杨氏一族,平安州的问题也就不成秘密了。
冯紫英道:“父亲倒是想过,但是大军远途调动,所废钱粮自然不少,况且腊月里冰天雪地于长途行军不利。若不是万不得已,想必皇上是不想在冰天雪地时调动京都禁军出潼关赶去平安州。”
京都禁军去平安州可是要跨过整整一个河南,大部队去平安州平叛绝对不合算。兵部是在考虑调青州、豫州节度使去平叛,但是皇帝是不想让无辜的人死伤过多。
平安州底层官兵也有许多并不认同他们的节度使干出的脏事的,不然前生徒元义那样的状况,最后都还平定了平安州之乱。最好是腿病治腿,而不要过激做节肢。所以,他才会让萧景云等人过去,拿下平安州节度使,再稳定军心,不要牵动太大。
卫若兰倒是因为冯紫英这么一句简单的话,却敏感地发现自己不但与萧景云相差甚远,其实和冯紫英相比,看事情也是差了一步。毕竟他有冯唐为父,而他的祖父现在只是空爵,朝廷天下的大事,他们懂,而他的见识不禁有两分可笑了。
而在卫府,他和妻子却是和二叔一房格格不入。若不是他尚未立起来,何至于反要仰二叔他们的鼻息?到底是年轻人,还有锐气,不甘如此下去。
当今圣上英明神武,好男儿自然能寻得一片天,萧云不过大他不到两岁,不但伴驾北巡,现在圣上都让他挑大梁了。
申时,邢府的宴席散去,卫若兰带着湘云坐上马车。本来他是男子,本朝还算重视骑射,便是贾琏这文不成武不就的男子出行都是骑马的,只有宝玉那类男子喜爱和姐妹一起乘车,不过他自己出去也常骑马。但如今湘云有孕自是要小心一些,卫若兰便陪着她。
卫若兰在车上说起要去东军中历练,湘云吓了一跳:“夫君何至于去吃那苦头?”
卫若兰道:“我不擅八股,怕是难熬出进士来,唯从祖父那学了些武艺。夫人也明白,咱们府上的爵位只怕落不到我头上,而现在朝廷也要杜绝捐官恩荫了。”
其实朝廷也不是无节制的恩荫的,毕竟从明代起就是非翰林不能入阁,朝廷的实权一直掌握在科举进士手中,恩荫的官没有真本事折服人怕是要受排挤的。湘云也不禁想起贾珠,荣国府当时还没有这么落没,他身为二房长子尚要埋头科考,丈夫如今这样也不是个头。
但是去了禁军磨历,那夫妻俩便不能天天在一起了,军营在郊区,只有轮到休沐时才能回府了。
湘云抚着肚子,说:“你不能等孩子生了再去吗?”
卫若兰笑道:“可不就是为他挣个更好的将来才去吗?”
湘云低头说:“祖母都还赐下了梅香、兰香呢……”她的意思他也未必全为了她和孩子,将来也有别人的孩子。她如今的身子也不能侍候夫君,祖母让他们分房。
卫若兰八股虽不怎么样,但是诗书却是极好,不然也没有“才貌仙郎”之称。而湘云之才,如在联诗之急才上可是和黛、钗齐名的。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卫若兰哪里看得上两个丫头?
卫若兰笑道:“就你多心,过几天我就去和祖母说。”
湘云说:“可别,不是让人笑话吗?”
卫若兰道:“有什么好笑话的?今天进了承恩公府,所见所闻如何?以前还有人觉得皇后娘娘出身寒微,家风只怕是差了,但这府里竟是极清静的。”
他们一群少年男子到府上,那些侍候茶水点心的丫鬟都相当沉稳,眼睛绝不乱瞟,与平南侯府大不一样。
湘云在女眷中活动,当然也有眼睛耳朵,说:“承恩公府好像……没有姨娘。”
卫若兰说:“何止承恩公府,景云他们府上也是素来没有这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