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娱同人)[美娱]红遍全球+番外(474)

作者:八煲粥

帖子里又是截图又是表情包,生生把一位还算高大上的专业影评人戏弄成过街老鼠,但也从另一角度让有心人感受到了,随着千禧年的越来越近、互联网的飞速发展,这些自诩清高实则傲慢的影评人们撰写的影评,似乎越来越无法影响到当下的年轻观众了。

关于肯尼斯.图兰的帖子被挂在热门话题里反反复复鞭尸了三天,直接导致了其他拿了各方公关差旅费的影评人们收敛了许多,至少《卫报》的大卫.汤姆森就没敢全部按照米拉麦克斯的主席哈维.韦恩斯坦的要求去做。

“其实它并不差,我想有的人会喜欢的。”大卫.汤姆森在自己的专栏委婉地写到,“问题在于,以这个相当豪华的演员阵容,导演欧内斯特.道森完全可以做得更好,而不是交出这样一份让人不够满意的答卷。乔茜.霍顿,她是当今世界最优秀的年轻演员之一,但这一次的表演有些过于追求炫技——就像那些李斯特的钢琴曲一样。相比之下,我更爱《她比烟花寂寞》的艾米丽.沃森,她的表演扣人心弦......”

大卫.汤普森的影评一出,倒是如他本人预料的那样,并没有大范围地激起电影观众的反感和抵制,但却引爆了另一个马蜂窝……

【你这个蠢货说李斯特什么来着?你会弹超技吗就敢评论我们的钢琴之王过于追求炫技?】

【我实在很怀疑这位所谓影评人的艺术修养,因为他连最基本、最入门的音乐鉴赏都能做到错漏百出。】

【可是李斯特确实炫技啊,只要盘点世界上最难的钢琴曲总是少不了他的名字!】

【不,楼上你没有明白这位影评人的意思。这位影评人所说的“过于追求炫技”=“表演不应该炫技”,所以大卫.汤姆森先生,您认为演奏会应该弹一些诸如欢乐颂之类的曲子才对吗?但事实上这是一首规模庞大的变奏曲,也是贝多芬的巅峰之作,并不是您印象中简单的33455432呢。】

【按照这位影评人的浅薄认知,或许拉三、帕格尼尼之流都是“过于追求炫技”吧。】

【我觉得无论是哪种表演,表演者追求炫技也没错吧。三刷电影的普通观众表示李斯特的两首曲子都非常适合女主角在演奏会时的状态,电影缺少它们必定逊色许多。这就是我看完电影之后的直观体会。】

【楼上说的很对。我亲爱的茜茜虽然不是专业钢琴家,但她一定是女演员里钢琴弹得最棒的,不服来辩!】

【这倒是有道理,做为钢琴专业的学生,无论是《魔王》或者《钟》都绝对不是初学者临时突击一两个月就能练出来的,至少她也要经过相当长时间的系统学习和足够的天赋条件才有可能短期速成。】

【所以这是我的茜茜演得很棒的意思吧?是吧是吧!】

【李斯特就是最棒的!永远的神!】

【李斯特好基友肖邦女神表示不服!】

【钢琴家我还是比较喜欢理查德.克莱德曼吧,当然乔茜.霍顿在电影里的表演非常精彩……】

【你拿理查德.克莱德曼和李斯特相比???这是李斯特至今为止遭受的最大侮辱!我要求你必须道歉!立刻!马上!】

【谁说李斯特是永远的神?我贝多芬想和李斯特battle一下~】

【拉赫玛尼诺夫请求出战!】

【别忘了我巴赫!】

【还有我德彪西!】

【以及我布列兹!】

——此处争吵上千楼——

网络上从“乔茜.霍顿是不是过于追求炫技”讨论到“李斯特究竟是不是只知道炫技”,演变成古典音乐界几家粉丝大混战。

而最后关于“乔茜.霍顿在《完美被害人》的电影里为什么主要在弹李斯特的曲子”和“有没有其它钢琴曲适合无缝衔接《完美被害人》这部电影”,这两个与电影息息相关的话题在人为引导之下,也被热烈讨论中。

言归正传。

在那些颇为苛刻的影评之中,滚石杂志的影评人彼得.特拉弗斯宛如一股清流。

他是如此在专栏写道:

“我感到了一种久违的令人头皮发麻的眩晕感。

毫无疑问,乔茜.霍顿饰演的女主角艾瑞丝并不是一个可爱或者充满活力的角色,她身上始终带有冷色调的阴暗面。

每个人的内心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阴暗面,只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缺乏一个把它点燃甚至爆发的契机,那是一种冲动、一种疯狂,也是一种必不可少的内在的生命激情。

人没有可能真正如同酒精那样干净。

正是这些做为人类必不可缺的阴暗面,让我们从中感觉到人性的复杂和迷人之处,这一片令人捉摸不透的区域正是电影的戏剧张力所在。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