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同人)[清穿]后宫升职专家(115)

作者:顾四木

然而到太后帐中报道第一日,姜恒就知道自己误了。

其实太后的生活很丰富,让姜恒过来,就是陪玩来的。

太后是个热衷于玄学与神秘学的人。姜恒之前听过一句话,科学的尽头是玄学。但对太后来说,就是富贵的尽头是玄学。

自打做了太后,她已经不需要再殚精竭虑讨夫君(要命的这个夫君兼皇上)的满意,也不需要如履薄冰保住自己在后宫的地位,绞尽脑汁与后宫中妃嫔相处。

她就把大部分空下来的时间和精力,转移到了玄学上。

她跟本朝嫔妃一样礼佛,但不是天天抄佛经,去烧香磕头开法事。她只是喜欢听人讲佛理,说各种佛家传奇神迹。

说来满清朝廷上下就颇为信佛,但比起蒙古来又略逊一筹。

大清从开国起,安抚蒙古就是要紧事,而其中兴佛教也是政策之一。姜恒这一路行来,哪怕隔着帘子,只能看到外头景色的轮廓,也看到了很多寺庙。据说光滦河镇上就有七八十座寺庙,还都是按照国有标准敕造的。

到了草原上,每个旗也都有自个儿的寺庙和喇嘛上师。

外来的和尚好念经,比起宫里中正殿的法师们惯有的调调,太后更愿意听这草原上的喇嘛与觉姆说说他们经过遇过的神迹。比如谁家孩子生而知之张口能背诵万字经文,比如哪位老喇嘛坐化后,身边立刻引来了一只神鹿等等传说怪事。

蒙古喇嘛也常去大清传教,出名的上师们都会说些满语,太后听着也不累。

几乎每日都要听的。

太后至今已经收到了好几串据说是神人带过的佛珠子。

姜恒之前就听说太后礼佛用心,到了草原上每日都要见喇嘛与觉姆,还觉得太后好生虔诚,跟了太后几天,发现太后这主要是对玄学的好奇心。

上午以听传奇故事开启愉快的一天。

午膳后,太后就会进入鉴赏时间。

苏杭的宫粉、秦淮的胭脂、广东十三行送进京城的各色花油、各色眉条黛螺,太后这里应有尽有。

除了胭脂水粉,太后还带着她挑衣裳的料子。

到了这蒙古,多的是皮子。何况如今到了农历九月初,草原上已经凉了下来,可以正儿八经穿皮草了。

等回到京城,十月里颁金节,也是每年一度京城中的皮草展览大会。

每年京中的皮袄大氅毛领乃至手筒,都会出新鲜的花样。宫中的节宴就像是巴黎时装周一样,十月里颁金节就是最头起儿的舞台,憋了一年没上身的冬装,该炫就这时候炫出来。

等着过年的时候再炫就来不及了,那相当于闭幕式了,基本就只能赶上流行的尾巴。

这日太后带着姜恒看缎子:“哀家素喜紫色,年轻时候喜欢那明灿灿的紫,配上金云纹与雪白的毛领,简简单单三色就很好看。这会子却喜欢更深些的紫。你看看这匹料子,苏州织造送了来的,只有这一匹。”

太后去了金指甲套,拿起缎子的一角摸了摸,这缎子格外柔软顺滑,光芒闪动间像是掬起一捧紫光流动的神秘莫测的魔法药水。

姜恒也很为这个紫色而惊艳。

如果说她之前见过的紫色,都是走华丽或娇艳的色系,那这匹布料的紫色,则是带着一种微微暗黑的感觉,像是夜色深沉中最后一缕紫色。被太后手上带着一只嵌西洋宝石的镯子光一映,这缎子又闪过一种猫眼石一样绮丽和神秘的光泽。

美的事物,总能征服人心。

太后这里,应当就是天下女子拥有的最顶尖的有关美的事物了。

姜恒之前只是普通人家的女孩子,就像小水滴一样普通的打工人。这宫里的规矩能突击弥补,但关于辨认好东西的眼力和鉴赏力并非一日能够养成的。

姜恒这半年也在着重努力,将内务府送来的东西全部经手过目,努力培养自己的鉴定能力。

但到底不比到太后这里几天见得东西多。

太后是实实在在于这宫闱呆了四十年了,尤其是这一年多,成为天下最尊贵的女人以来,好东西真是见得车载斗量,随口讲的知识,都够姜恒在脑中奋笔疾书做一回笔记的。

姜恒领悟,这不是来关禁闭,这是来进修来了。

相当于跟业界顶级专家贴身学习,这样的机会,姜恒很珍惜。

姜恒在太后这里,过得充实又疲倦。

充实在于随时随地受专家点拨,疲倦在于她明明是在求学,还不能太过学习精神外露,免得露出不对劲——到底女主也是出身都统之家的大小姐。

于是姜恒就处于一种认真听太后说话的状态。

她在太后这呆了七日,还很有些意犹未尽,每天按时来报道,太后不说让她走,她也就不走。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