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同人)传闻中的三太子+番外(347)

作者:傀儡乖乖

刘武秀应一声:“对,都在这里。”

我想了想,合了折子,推开牢门,信步踏了进去,这道牢门内关着的是孙悟空那位自称为兄弟情义而犯逆的禺狨王。

只见他着一身马褐色布衣盘坐在地,圆溜溜的光脑门上若是再点几个戒疤,瞧着就与凡俗间的和尚无甚差别。

这般模样与我印象中的魔王精怪,真真的是差异巨大。

“该说的都说了,还有些没说的,现在是不是也应该说说了?”

禺狨王缓地睁开双眼,直视于我,淡然问道:“该交代的,我都已经交代,太子殿认为还有什么是我等未曾说的?”

我将供词扔到他脚边:“你以为呢?”

禺狨王不急不缓地将折子拾起,翻看了好半晌过后,念了一声弥陀,然后说道:“他们的供词不假,太子殿如此追根究底,是要探问悟空他因何称圣?”

我确实是要寻根溯源,因此也不打算说什么虚话晃人,直言道:“说吧。”

“出家人不打诳语。”禺狨王的声色依旧缓沉:“悟空称圣齐天,一则是天宫欺人太甚,他心气不忿;二则是有独角鬼王知他归山,晓得他有无量神通,前来投诚,为他献上赭黄袍。”

独角鬼王,也就是多闻天王那珍珠伞里擒获的一员?

思虑间,我又问:“你们随同称圣,是受何人鼓动?”

禺狨王缓缓摇头,否认了受人鼓动这个说法:“不过是悟空在庆功宴上随口一提,牛魔王又不是个肯轻易屈居人下的,道是他比悟空本事不差,悟空既称齐天,他做大哥便称作个平天,狮驼王与猕猴王随他呼应,思虑多些的兄弟姐妹们便就推脱不得,赶鸭子上架罢了。”

“此乃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之理。”我收了供词折子,说道:“若不顾念情义,你们未必被捕,孙悟空也未必遭擒。”

“太子殿言外之意是指猕猴王不顾兄弟义气?”禺狨王辩解道:“若非他善聆音,能察理,提前得知天丁将来,我等又如何来得及藏起山中无辜生灵?”

倘若是真义气,天罗地网前便不会只走了他一个。

想是如此想,但我并未说明,只是笑了笑,出了牢门,将供词分作一式四份,然后让刘武秀将其他三份分别交给萧其明、张基清、连忠宫每人一份,只问三点:

一,孙悟空称圣源起于何处。

二,谁鼓动了他们随同称逆。

三,有哪些位专好以人为食。

刘武秀听言应是,又问:“这第三点,殿下为何不曾问......”抬手指向牢门。

我道:“好歹是修佛的,纵然是一时走错了路,也断不会以食人为乐,何必拿这般问题去辱没于他。”

审问的结果出来很快,不过是几刻钟的功夫,刘武秀他们便出了牢门,对了口供,发现在前两点上都与禺狨王的供词无甚差别,只是食人这个问题上,供词不一。

碍于这一点,他们交换了供词之后,又分别踏进了不同的牢门,如此反复几次下来,蛟魔王与牛魔王关于青狮的证词还是有细微差异之处。

倒是鹏魔王的供词前后一致,从无更改,只道是青狮餐餐顿顿,无人肉则心生不欢,蛟魔王偶有食人之举,更好行奸邪凡女之事,但蛟魔王对此事抵死不认,牛魔王则满口包庇之言。

“这一伙妖魔本是因利而聚,眼下利尽,再无戴着面具虚与委蛇的必要......蛟魔王不吐实言,乃是万物偷生之本性,牛魔王这般包庇他们,有何好处?”

言及此处,我道:“杀人易,诛心不易。萧其明再去一趟。”

萧其明从我手中接过供词,稍作思考,转入牢门之中。不多时刻,便迈着轻快的步伐走了出来,手中举着两张言词一致的纸张。

刘武秀凑近瞧了一眼,乐呵呵问道:“其明兄,你是如何让他们改口的?”

萧其明笑道:“西方金翅雕喜食龙肝是众所周知的事,我与那蛟魔言说供词一旦被查明为不实之言,必将他投进化龙池里化一尾伪龙,送往灵山脚下,教金翅雕生食了他。而那牛魔王看重名利,眼下盛名成了虚名,性命能否保全也尚未可知,想要全一门义气与结义兄弟同生共死倒是不难理解,可他不知青狮来历,我只需将那青狮乃是五台山文殊菩萨坐骑,必受菩萨庇护之事讲明,何愁他不口吐实言?”

刘武秀瞪着一双大眼睛,不解地眨啊眨:“听着也没什么可怕,如何就能诛心?”

连忠宫大大咧咧地拍了拍刘武秀的肩膀,目光甚是慈爱,就像在看地主家的傻儿子一般:“刘兄弟,那蛟魔贪生畏死,若是真投与金翅雕生食,连往来投生之机也一并绝了,岂不就彻底死透了?”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