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同人)唐一菲的报恩之旅[快穿](203)

作者:柳云起

颉利:“东突厥愿与中原结为同盟,终颉利一生,绝不南下。”

杨逸飞赞道:“好,可汗果真是爽快人。”

颉利擦去头上的冷汗,不爽快行么,命都要丢了。幸好这位唐姑娘没拿他试法,不然他这大汗的脸可要丢到姥姥家了。

再看他那一百精英卫队,刚刚还打作一团,哭爹喊娘呢,此时已恢复队形,默默守护在他身后,只是脸上那幅死了爹娘的表情,显是对刚刚自己做过的事,说过的话一清二楚,只是控制不住自己罢了。

颉利闭了闭眼,再睁开时,又是一幅笑颜,他笑着邀请唐一菲、杨逸飞前往东突厥做客,也尝尝他们东突厥美食,领略一番大草原的风景。

杨逸飞客气的拒绝了,转身对毕玄道:“宗师之境往上,还有无限可能,期待日后与毕宗师一战。”

毕玄笑道:“多谢杨门主。”

杨逸飞与两人颔首道别,与唐一菲向朔方城的方向飘去,还未到城头之上,与李世民遥遥打了个照面。

唐一菲就发动瞬息千里,两人消失在原地,回了东瀛战场。

李世民心中苦笑,面上确是坦然,他笑道:“经此一战,东突厥再不是我们李唐的威胁。”

这是好事,可宋阀远渡海外,征伐东瀛,周朝也已统一南方。

李唐与窦周终有一战。

而李唐的赢面,实在说不上大。

如今的东瀛,并无强大的战力,也没有大宗师级的人物坐镇,普通百姓能勉强混个温饱,军队的装备更是差强人意。

双方一交手,不过几刀,东瀛武士的佩刀就必定出现一个大大的豁口,甚至时有因互砍而崩断的。

铠甲就更不用提了,也就几位领头的将军,还有铠甲护身,小兵们虽是统一服饰,却全无防护,不过他们倒是不惜命,玩命的冲啊。

只是后来,这仗越打,死的兵士越多,丢的土地越多,他们的士气一降再降,慢慢也有逃兵出现。

宋阀这一方,兵精粮足,再有唐一菲等多方支援,不过三个月,就将整个东瀛打了下来。

只是宋阀人口本就不太多,哪怕把所有将士的家属都迁过来,再迁出原居住的三成百姓,统治这么大一块地方,和这么多倭人,还是很吃力。

唐一菲给了个建议,其他前来支援的各方势力,每家按自己所出兵士,及所做贡献,带走一至十万倭民,迁到自己的领地,做屯田用。

这样一来,宋阀也就还清了些人情,且众势力也不必担心缺少人力耕种土地而养不起兵了,宋阀还能减少许多负担。

她这话一提出来,立时得到一众势力的响应。

尤其是这些刚刚在海外立足的势力,他们缺的就是人口,来上十来万屯田民众,只消好好管理,不压迫太过,他们也不会反抗太过,真要有那野心家想要造反,也得看他们有没有那个武力,有没有那个装备。

仗打完了,地盘没人跟宋阀抢,倒是先分起了人口。

陈曼青本以为这一仗,没个三五年打不完,且宋阀得胜的机会并不大,说不定这仗打完,宋阀也就能剩下些精英战力,到那时,只得另择小海岛立足了。

却不想现在的东瀛,不是后世的东瀛,而前来相助的各方军队,却都是精兵强将。

短短三个月,战争就结束了,还是这样全面的大胜。

她也已恢复了往日的精明,先与宋缺商议了一番。才以此间女主人的身份,站出来发言。

“我们都是中原人,中原人口目前不过八百余万户,我们又迁出这么多人口,不说人口骤减对以后的发展不利。

只说我们这些外迁势力,中原人口少,本地人口多,并不便于管理。

世家蓄养奴婢是常事,这以后,最好改上一改。凡我中原人皆放归为自由民,若需奴隶,可在此次人口划分时,多要上三五万人口,带回去好好培训,无论是卖给当地富户,还是赏给有功之士都好。

有那么一句话说的好,不虑胜,先虑败。

我们这一代人去后,子孙后代之中不可能代代都出英才。若有一日,我们治下的领地民怨四起,也有起义军反抗时,我希望那领头之人,还是我们中原人,而不是占了绝大多数人口的本地土著。

只要还是我们中原人当家做主,我们总是占据主动,但若中原人与本地人口的比例,相差太大,难保有一日,我们中原人也成为他人的奴隶。

各位归去后,可鼓励寡妇再嫁,奖励治下百姓,多添人口,少加赋税,大家以为如何?”

众势力纷纷叫好,这位陈夫人平日里看着不显山不露水,还敢冒用长歌门门主徒弟的身份,却不想,还能有这番远见。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