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我在汉朝搞基建[穿书]+番外(651)
陆悬开口说道:“不是北境国,而是燕国。”
刘谈:????
别说他惊讶,就连霍光等人都十分惊讶:“燕国?”
林修有些茫然:“那么远,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霍光也有些诧异:“不对,我们对于铁器的出入关管理都很严格,基本上但凡是铁器都无法出关,他们怎么运出去的?”
陆悬说道:“他们的规模并不小,从北境国到燕国都有活动的痕迹,以前他们主要是在朔方城这边,但是后来阿谈来了之后,朔方城管理严格,他们很难将东西运过去就将铁器走私的营生转移到了燕国,而在北境国这边就只留下了人口略卖。”
刘谈皱眉:“知道他们运出去多少了吗?”
陆悬摇头:“不计其数,他们已经做了几十年,这个数目必然十分庞大。”
几十年,刘谈一想到那么多铁器就这么流入到了匈奴手里,不由得迁怒道:“燕王是干什么吃的!”
虽然他之前也没有发现这些人的存在,但他这里基本上已经杜绝了铁器的走私。
至于人口买卖,坦白讲,刘谈只能制定十分严格的律法,但就算是这样也很难将这些罪犯拔除。
在禁止人口买卖的后世都做不到完全消灭,更不要说这年头人口买卖是律法允许的,律法不允许的是拐卖。
可买卖的人口来源很难查证,所以发现有略卖人之后他并没有要责罚什么人的意思。
这个只能抓一个就狠惩,用酷刑来威慑,可再严酷的刑罚也是有人会铤而走险。
霍光面色也不好看,整个大汉跟匈奴接壤的地方就那么长,北境国和燕国各占一部分,其中北境国这边占据的还多一点,毕竟匈奴人的活动范围还没有东迁,所以燕国那边其实比北境国还要安全。
结果他们这边守住了,燕国那边掉了链子,给谁谁不生气?
刘谈说道:“这件事情……我也会写信跟父皇说的。”
他原本想要写信给刘旦,不过想想老刘家诸侯王的情况,他就觉得就算给刘旦写信也未必有什么用,或者说他身为弟弟,指点兄长本来就容易被人抓把柄,干脆交给太子或者他爹吧。
众人闷闷应了一声,除了这样也没有其他办法。
霍光转移话题说道:“就快试犁了,殿下可准备好了?”
刘谈说道:“公输家族已经在做新犁了。”
“新犁?”霍光有些诧异:“哪儿来的?”
刘谈正在思索要不要说神仙赐下的,那边陆悬就开口说道:“是阿谈改良的。”
霍光的表情介于信与不信之间,他直接问道:“殿下会用踏犁了吗?”
以前连踏犁都没接触过的人突然说改良犁,他怎么那么不信呢?
刘谈说得十分干脆:“不会!”
霍光静静看着他,刘谈迎着他的目光理直气壮说道:“就因为那个不好用才要改成好用的!”
霍光心很累地表示:“殿下心里有数就好。”
算了,反正到时候还能作弊,只不过是走个过场而已。
因为试犁本身就带着一些祈求丰收的色彩,所以霍光觉得刘谈这么神神叨叨的,他要是做得好,说不定老天爷会对北境国好点,多降点水,让他们多收些粮食。
去年刘彻因为心疼刘谈而免了北境国的税,今年估计不会再免了,这样他们无形之中就多了一笔支出,对于北境国来说也是一份负担。
刘谈看着霍光的表情就知道他在想什么,他忽然开口说道:“其实有件事情我已经想了很久了。”
众人看向他,刘谈开口说道:“北境国的耕地面积不多,尤其是良田更少,想要发展就不能将所有希望都寄托在耕种上。”
他这句话一出来,众人都不知道该怎么接话。
耕种算是刻进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基因里的东西,尤其是在这个商业并不发达的年代,现在刘谈告诉他们不能完全依靠耕种,大家都有些难以接受。
林修鼓起勇气说道:“殿下不是已经准备开始改进土质并且要引水灌溉了吗?”
刘谈反问道:“你知道那需要多久吗?我不是要放弃耕种,而是在这之前咱们必须找一条别的出路。”
耕种肯定是不能放弃的,完全依靠外部的粮食输入一旦遇到个什么天灾人祸,他们可能就没有任何抵御风险的能力。
只是哪怕现在开始做,想要改善水土流失也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
刘谈又不是神仙,能够一夜之间就让北境国的土壤变得适合耕种。
更何况引水灌溉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他们的母亲河脾气不太好,不能随便动,必须做好准备才行。
霍光听到他这么说就知道肯定是有了腹稿,不由得问道:“那么殿下想发展商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