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娱同人)[美娱]超级巨星+番外(765)

作者:柠檬冰牛奶

学习戏剧的人或许很清楚, 悲剧其实更让人印象深刻, 更让人感同身受。

好莱坞专业人士就一直在分析, 如今梅格瑞恩已经扛不起票房, 茱莉亚-罗伯茨已经厌倦了小妞电影打算转行,那么谁能撑起爱情电影的一片天?这类型电影的鼻祖就是奥黛丽-赫本那部经典爱情片《蒂凡尼的早餐》,而后不断发展。

女演员们几乎都是通过小妞电影出道大火, 被人广泛熟知之后再转战其余类型影片。

如今中坚力量不断转型,就剩下新生代开始接班,于是好莱坞的几个年轻女演员就被广泛提及。

最先冒头的要属卡梅隆-迪亚茨了,她在《我最好朋友的婚礼》中跟茱莉亚-罗伯茨对戏,成功交接到了浪漫甜心的称号,随后一部《我为玛丽狂》票房大爆,正式成为美国甜心。

接着便是德鲁-巴里摩尔从童星悄然转型,浴火重生一般浪子回头。

桑德拉-布洛克成名多年,在当年跟基努-里维斯合作的《生死时速》攀上高峰之后,就迅速在《二见钟情》里成为了全民甜心,但随后星路开始浮浮沉沉,大家都以为她要跟一线说再见的时候,今年一部《选美俏卧底》总算华丽回归。

伊芙原本并不是在小妞电影的行列中,可她去年圣诞节档期上映的那部《律政俏佳人》却是将小妞电影进行了一个小小的升级,不仅仅是谈情说爱了,更多的是励志,变成了女性励志片,让小妞电影的范畴更广了一些!

就像好莱坞权威媒体《帝国》杂志盘点的影史最佳小妞电影top10当中,《律政俏佳人》高居第三,排在它前面的就只有《蒂凡尼的早餐》、《当哈利遇见莎莉》两部电影,就连《风月俏佳人》都只能排在第四,什么《天生一对》、《我最好朋友的婚礼》、《西雅图夜未眠》都在后面。

其实伊芙的形象并不是标准的甜心,没有那种甜到发腻的感觉,而是有种薄荷糖的感觉,能给人带来清新的味道。

并不是任何一个美女都能称为美国甜心,伊芙气质跟造型就很百变,既可以演出甜心傻大姐的气质,也可以摇身一变称为性-感火辣的美人,还可以驾驭女王类型角色。

最重要是演技、样貌、气质都并存,不管什么类型都合适。

可以说她的出现让好莱坞的制片厂们看到了浪漫爱情电影的更多可能性!

浪漫爱情片又被称之为小妞电影,专门针对女性观众而制作的电影,男性观众的占比远远小于女性。

这样细分观众群体其实没有毛病,比如战争大片主打就是男性市场,漫改电影主打青少年市场。并不是说爱情电影就全是女性,战争片就没有女观众,只是没有那么大的数值占比。

可好莱坞明明划分出来了市场,却又不相信女性观众的人数能有男性观众多。

所以一些战争片通常都是大成本电影,而浪漫爱情片几乎都是中低成本影片。

后世的《暮光之城》《饥饿游戏》可能就要教好莱坞片商们如何做人,看别人是怎么拿高成本换取更高票房的。

仅仅是谈恋爱肯定有局限,有时候要加入各种各样的元素,让观众产生新鲜感跟好奇。

比如爱情+时空穿越=《时空恋旅人》、《时间旅行者的妻子》、《穿越时空爱上你》,爱情+歌舞=《妈妈咪呀》《爱乐之城》,爱情+奇幻=《暮光之城》,爱情+时尚+励志=《穿普拉达的女王》,爱情+皇室=《麻雀变王妃》、《公主日记》等等。

伊芙虽然知道这些片名跟内容,但主要剧情却不清楚,同时也不想去将这些内容写出来,而是打算采用购买版权的方式进行。

有原著就买原著,没有就买剧本,反正不要有法律上面的纠纷跟道德上面的问题。

如果自己将故事大纲写出来,结果别人的剧本也已经写出来,那要是撞车的话,肯定会闹上法庭,对自己非常不利。

买版权花费不了太多钱,自己拍戏就赚到了那么多钱,没必要去抢别人的饭碗。

正当伊芙开车抵达贝弗利山庄的时候,突然看见街旁的一个广告牌,上面写着“伦敦西区新剧《妈妈咪呀》正式登陆北美,洛杉矶芝加哥限时巡演!”

“破伦敦剧院票房纪录,《妈妈咪呀》即将登陆百老汇冬日花园剧院!”

“全新音乐剧,引爆伦敦西区,abba音乐完美融合,不容错过的视听盛宴!”

“贝弗利山庄萨班剧院全美首演,1月8日晚七点震撼开幕,购票地址……”

正在等红绿灯的伊芙直接就被这些广告吸引住了,就连前方的交通指示灯变绿都没有反应,目光一直都在广告牌上面看个不停。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