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同人)道系林妹妹[红楼]+番外(285)
黛玉领旨,和永玙并肩退出。
朝阳照在两人身上,和暮气沉沉的龙椅形成了鲜明对比。
林如海望着黛玉离开背影,在心里感叹道:“逍遥逍遥,吾儿,愿你当真逍遥一生。”
……………
不提黛玉和永玙如何接受众人祝贺并归家准备,且说圣旨既出,无人能违。
第二日一大早,许多人都聚集在运河码头,恭送黛玉并永玙启程。应妙阳、迎春、惜春、凤姐、钮云并霍琼等人纷纷与黛玉依依惜别。
宝钗和探春都不能来,巴巴请托钮云送了信物过来。湘云因为大婚在即,不宜出门,连夜差了丫鬟送了礼物给黛玉。黛玉都一一收下。
众人互望,虽不至于执手相看泪眼,但也是无语凝噎。
最后还是应妙阳打断道:“又不是再不回来的,最多不过一年光阴,他们总能回转。哭哭啼啼,做什么?”
嘴上虽这般说,到底眼睛还是红红的。
黛玉也说:“正是这话。我们去了,沿路都要给你们寄东西回来。三天两头有人上门,你们不许厌烦才行。”
霍琼闻言,头一个破涕为笑,抢着道:“正是,正是。我要那茜香国的纱巾和香水,还要、还要南海的珍珠串子、修容膏并……”说着又列出长长一串单子。
黛玉只管点头,让雪雁全记下来。
钮云就不一样了,拉着黛玉的手道:“我只要各处的书籍、地理志和风情画,最好林姐姐能把你们去过的每一处地方都标记出来,等我长大了,我也要都去个遍。”
“好好好,都好,我都答应你!”黛玉像个不倒翁,点头不迭道。
迎春、惜春并凤姐等曾经在这里送过黛玉,不过今非昔比,若不是人物依旧,几乎便想不起还有从前那一遭。
贾母年纪越发大了,不喜动弹,没来送行,是由凤姐代劳的。凤姐也是有主见的人,要不是身份所限,原也想和黛玉一道南洋闯一闯的。如今,却只是指派了心腹管事随着林府和夔家商队同行,沾沾光,捡捡漏。
惜春最有佛心,将离别看得最淡,只是祝福黛玉一路顺风,盼她心想事成,早日归来。
只有迎春故地重游,最是感慨万千。
黛玉命运之改变,始于重生,起于归家,更是在这个码头偶遇了永玙。
迎春又何尝不是?昔年,黛玉临别时一番忠告,敲开了迎春混沌、孤寂又彷徨无措的心房,从此她也改变了。从胆小懦弱、笨嘴拙舌改起,一点点开口,一步步改正……
如今,迎春望了望另一头送行队列里的姚孟元。
姚孟元如有所感,也扭头望将过来。
两人对视,别有情意。
迎春回头,对黛玉道:“林妹妹,那些忠言,我都记着呢!且会永远记下去。山高水长,务必保重。”
黛玉也回握过去。曾经种种,历历在目,一切,尽在不言中。
好不容易众人叙完别情,黛玉和永玙一起走到林如海和应妙阳并贤亲王夫妇面前。
两人大礼拜下。
“父母在,不远游。孩儿辜负父母养育大恩,远渡重洋。只盼不负皇命,聊以图报。还望父母保重身体,切勿挂念!”黛玉并永玙一起道。
林如海、应妙阳和贤亲王夫妇一起受了二人大礼。任凭他们再是阔达,也不禁眼泪汪汪。
那头儿,长号响起,吉时已到。宣礼太监站在船首,迎了茜香国女使上船。前来送行的文武百官也都看向了这边儿。
永玙扶起黛玉,两人一步三回头走上使船。
宣礼太监扬声唱道:“启航——”
文武百官躬身为贺,礼乐响起。船锚收起,巨帆张开,船借风势,忽地就荡开了老远去。
岸边的人都在挥手告别。
黛玉和永玙站在船首,眼看岸边的人影越来越小,越来越不清楚,渐渐只成一片黑影……
黛玉回身,情不自禁靠近了永玙怀里。
别了,京城。
……………………
因着南洋路远,黛玉她们此行还有见识各地风情地理并开展商贸的目的,自然不会一蹴而就,一路直驶到南洋。
先是沿着大运河,走旧路,过通衢,在山东出海,由东海转道,一路南下,最终到茜香国。
船行极速,又赶上运河上道路通畅,不过一日工夫,黛玉所在官船就过了通衢。
永玙来问黛玉要不要歇一歇
黛玉却道:“咱们家商队要在此停留,上货卸货。咱们却不必。夔姐姐家便在山东,再走半日,也便到了。到时,咱们在山东多逗留两日,也便有了。”
永玙依言行事。在通衢放下许多人来,吩咐他们便宜行事,只是需在三日后赶到东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