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同人)[基建]被误认是神明以后+番外(436)
然后居鲁士再给予雷霆一击,一击必中。
居鲁士的大军中,有不少人来自小亚细亚山区和中亚腹地,是骁勇善战的弓箭手和骑兵。此外,居鲁士控制了大量的驼畜和民夫,能够保障大军征战时能够及时得到各种给养。
在居鲁士精心准备了7年之后,波斯帝国终于大军压境,横列在与巴比伦的边境上。
巴比伦人事实上也认真准备了7年,现在则摩拳擦掌,准备正面迎击。
但是居鲁士却突然停手了,按兵不动。
巴比伦大军得到了来自女王的判断:波斯大军不想向米底长城正面发动攻击。
昔年针对外祖父而建的米底长城,现在刚好挡在了外孙进攻巴比伦的道路上。
这是一个缺乏攻城手段的年代,没有炮,没有投石机……光靠步兵、巨木、冲城锤和冲城车,很难撼动严严实实的米底长城。
女王给的指令很简单:“留意长城的侧翼。”
巴比伦将领们立即开始着手在侧翼布防。
可是女王又给了一道指令:“万一真防不住,不要硬扛,大军回撤。就近进入城池坚守。”
将领们:这怎么行?
巴比伦王国地处两河平原,一旦波斯大军渡过底格里斯河,从米底长城的两翼突破,那么长城之后的城市就都无遮无拦,再无天险可以固守。
到时波斯大军可以长驱直入,直抵巴比伦城下——这将成为对王国的“斩首行动”,从而终结巴比伦王国的国运。
将领们心想:这种命令,谁敢遵守?
谁知第三道命令紧跟着就来了,上面只有女王本人龙飞凤舞的字迹:“不要犟!”
巴比伦的将领们面面相觑:看来他们任何一点小心思都在女王的掌握之中。
无奈之下,将领们在女王的信使面前发下重誓,表示他们一定会遵循女王的号令。
没过多久,坏消息传来:居鲁士竟然命人在底格里斯河上游的重要支流上大兴土木,开挖了很多条壕沟,令底格里斯河水流减缓,河水变浅。居鲁士的大军在一个月黑风高之夜,静悄悄地渡过了底格里斯河,因而得以绕过米底长城,直接攻击长城的侧翼。
与此同时,居鲁士还使出了声东击西的战术。他始终派出一支耀武扬威的波斯军队,沿着米底长城,正面与巴比伦人对峙,吸引了巴比伦人的注意力。
居鲁士满心指望,巴比伦人会因此而放松对长城侧翼的防守,但他渡河之后才发现,这如意算盘好像打错了。
巴比伦人对侧翼出现的波斯大军虽然觉得吃惊,可是却很镇定。他们在野战战场上与波斯大军对峙了一两回,发现不是骁勇的波斯骑兵的对手,且在人数上比较吃亏,当即全军退守,龟缩进入底格里斯河畔的一座小城,锁闭城门,死守不出。
居鲁士也没想到巴比伦人会这么“怂”,但是他花费大量的精力,消耗补给,去攻克区区这样一座小城,是毫无意义的。
于是居鲁士下令,先扫除留守在米底长城跟前为数不多的守军,然后打开长城上的门户,让其余波斯军队进入长城之内。他留了五分之一的兵力留守后方,接应物资,同时自己带大军迂回绕道,绕开所有巴比伦人匆忙之中搭建的防线,直抵巴比伦城下。
待亲眼见到巴比伦的城池,居鲁士才感慨自己从前是“坐井观天”了。
他称呼自己为“号令世界的君主”,但他还是头一次见到巴比伦这样伟大的城池。
巴比伦城,现今已是一个横跨幼发拉底河的巨型城市。它的城墙宽广,并由护城河围绕。居鲁士以他目前所有的兵力,甚至都无法对巴比伦城形成合围。
巴比伦城中,一座高塔拔地而起,直入云霄。有那座高塔在,波斯人就有如芒刺在背,仿佛他们的一举一动全在对方的注视之下。
这座辉煌的都城,就像是一枚硬骨头横在波斯人面前,眼看已经要到嘴,却好像怎么也啃不下来。
这时,有部下向居鲁士禀报:他们在巴比伦城郊,不费一兵一卒,拿下了著名的夏宫。
近些年,夏宫的名声,不仅传遍了两河流域,在邻国也十分响亮:夏宫,国王消夏避暑的地方,想必修得十分豪华奢侈。
居鲁士当即随手下去了夏宫。
出乎他的意料,这座夏宫,装点的并不如何穷奢极侈,倒是清新雅致,处处透着匠心独具。
“拿下这座宫殿的时候发生了什么?”居鲁士随口问手下。
“没……没发生什么,”居鲁士的手下也十分的纳闷,伸手挠挠头,说,“来到时候这座夏宫里的人就已经撤光了。但是,我们发现了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