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同人)综红楼之重生之后+番外(325)

作者:松影明河

看着愚孝,其实贾政心里跟明镜似的。

他很清楚,无论贾母和王氏谁占了上风,他都只有跟着得好处的。

而有一个孝顺的名声可以有很多无形的好处,贾政自然要向着母亲咯。

“老爷!”

“蠢妇,闭嘴!”贾政转过身便去呵斥王氏,“让元春待你我尽孝,有何不可?”

大夏以孝治天下,贾政一个“孝”字压下来,王氏还能说什么?她什么也不能说,只能打落了牙合雪吞。

如今,她却有些后悔为了给贾敏难堪,就暴露了自己的势力了。

但既然已经引起婆婆的警觉了,她就只得硬着头皮走下去。

让她把已经吃进去的再吐出来,那是不可能的!

******

接下来的日子,林如海又拜访了几个同窗和旧日同僚,又约着已经是副都御史的连闻声喝了一顿酒,圣人终于是有功夫召见他了。

而王琦比他早三天受到召见,王琦新的任命也已经下来了,又被圣人点了一任布政使。

不过,这次去的地方有些荒凉,是南方交趾之地。

一开始,林如海还以为自己师兄犯了什么忌讳呢。

要不然,他连着三年政绩考评都是“优”,圣人怎么会把他往那么荒凉的地方派?

但他到底经验老道,很快就明白了:圣人这是要重用王琦了,这一任交趾布政司,不过是最后一道考验而已。

圣人一直致力于清理朝堂,把那些拿钱还不办事的官员都赶回家吃自己。而像王琦这样的能臣干吏,正是圣人紧需的人才。

更何况,王琦的背后还有王阁老。王阁老桃李满天下,重用王琦,也是在变相地安抚读书人。

林如海不得不承认,若论帝王心术,无论是老圣人,还是前世登基的六皇子,都比不过这个两岁就被立为太子的帝王。

或许,有些东西,真的是天赋,学是学不来的。

“微臣林如海,参见圣人,圣人万安。”

“朕躬安,林爱卿请起吧。”

“多谢圣人。”

林如海起身之后,圣人便赐了座,又让人上了茶。林如海受宠若惊,再次谢恩之后,才签着身子,勉强坐了。

说实话,这样坐着,还不如站着舒坦呢。

但这是圣人的恩典,一般人求都求不来的好事儿,林如海自然也不会有这等矫情的想法。

他只是在想:圣人这是什么意思?是对他在太原的所作所为表示赞赏,还是有什么重任要交给他?

林如海觉得,无论是那一样,那都是他的荣幸。

他心里有谱,自然也不慌张,表现出来的就是宠辱不惊。

圣人看在眼里,对他更满意了几分,觉得他这样的气度,和他在任上表现出的一心为民的品质十分贴合。

圣人虽然被尊称为圣人,他自己却清楚,他并不是什么圣人。但这也并不妨碍他欣赏有气节、有底线、心怀天下的那种人。

而在圣人看来,林如海就是这种人。

有了这个底子,接下来的君前奏对很是顺利。

圣人细细询问了林如海已经在奏折里写过的东西,深入了解了太原府如今的变化,并询问了将之推行天下的可行性。

林如海答的有些为难:“推行教化自然是盛事,只是怕有人将之当做政绩来做,徒然为百姓、乡绅增加负担。”

他说的很委婉,意思却表达的很明确:若是地方官员为了政绩做表面功夫,百姓非但不会得利,反而会让朝廷招致骂名。

圣人沉吟了片刻,也不得不承认:“人心难测。”

“的确是人心难测。”林如海道,“只是,依臣之见,这件事,还是要做的。因为,如果不做,就永远不会有硕果结出。”

圣人笑了:“林爱卿倒是深谙‘水至清则无鱼’的道理。”

林如海正色道:“臣只是觉得,不能因为个别官员的不检,而剥夺了百姓的利益。圣人圣明烛照,自登基以来,兢兢业业、披肝沥胆,一直在为天下百姓的安居乐业夙夜忧叹。百姓们固然没有花团锦簇的文采,但他们心里其实明白的很,也对圣人感激的很。纵然朝中有个别蛀虫,却也影响不了圣人在百姓心目中的地位。”

这一通彩虹屁一本正经地吹出来,饶是圣人素来自律,也不禁心花怒放。

而且,抛出那些彩虹屁之外,林如海说的也很有道理:不能因为少数官员不干人事儿,就把那些好官也给否定了。

最后,圣人决定:先在关中地区实行,再慢慢地推广天下。

想来,在“推行教化”这件事情上,朝中那些文臣们,不管立场如何,都不会有什么反对意见。

毕竟,孔圣人的终极目标,不就是“德化天下”吗?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