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同人)综红楼之重生之后+番外(315)
什么?你说是从父辈那里继承来的?
这么说,有问题的不是你,而是你九泉之下的爹了?
在以孝治天下的大夏,这话谁敢认?
只怕前后脚的,圣人就能以人品问题,把他撸成白板。
而且,旁人还只有拍手称快的。
既然不是父辈的问题,那这些钱财自然就只能是他们自己积攒下来的。
然后,问题就又回到了原点:这么多的银子,你究竟是从哪里得来的?
这一回,被问到的人支支吾吾,哑口无言。
更有甚至,膝盖一软,“噗通”一声就跪了个结实,冷汗涔涔而下,不一会儿就汗透衣衫。
但圣人既然已经开口了,显然就不止是问问而已,直接就命有司查办了。
他并语气淡淡地说了一句:“若是刑部查不出来,朕就要问问,你们是怎么坐上尚书、侍郎之位的了。”
意思就是,如果差不清楚,那这天官、堂官的位置,你们也别坐了。
“臣遵旨,定不负圣人所托。”
刑部尚书并两个侍郎也是一头冷汗,急忙应了,转过头却是一个比一个笑的苦。
——如今的形式,他们要是想理直气壮地审这个案子,少不得要先把欠户部的银子给补上了。
罢了,罢了,比起被点名的那几位,他们也应该知足了。
整个朝堂那是噤若寒蝉,除了被圣人问话的,没有一个人敢出声。
圣人的意思已经很明白了:要么就识相点儿乖乖还钱,要么朕就让你们想还都来不及!
要说,那些死拖着不还的,真是被老圣人给惯坏了,真以为他们集体抗议一下,就会法不责众了。
可实际上,“法不责众”这回事,能胁迫的,也不过是老圣人那样要脸不要命的。
但凡如当今圣人一般,能顶住压力强硬几分的,所谓的“法不责众”,不过是个笑话。
——你们想着“责众”,圣人就非得被你们牵着鼻子走?
要知道,这世上还有一句话,叫做“杀鸡儆猴”。
不想变成鸡,就别做那让圣人恼怒的事!
第161章 林如海(四十)
圣人的雷霆手段一出, 朝臣们总算是暂时消停了,不敢再仗着老圣人和圣人别苗头,老老实实地凑银子还了钱。
但也不是每个不还钱的都是为了和圣人别苗头的,还有的是真穷。
虽然这种两袖清风的官员很少, 但的确是存在的。
就比如翰林院学士刘贵。
翰林院本来就是个清水衙门, 平日里根本就没有什么灰色收入。
这些学士、编修们, 除了平日里给人写匾额得些润笔, 就是代圣人写些喜庆的圣旨,得些接旨的人家的谢仪了。
可这又能有多少?
刘贵的名字叫做“贵”,却真真正正是个寒门贵子。
而且, 他还是个很有操守的寒门贵子, 平日里除了俸禄和润笔, 基本没有额外的收入。
他借钱, 也不是干别的, 是因为前年的时候, 他的老母亲病重了, 他实在是没法子了, 才朝国库借了二百两银子,给他母亲抓药、买些补品。
他想着, 等母亲病好了, 他再慢慢攒攒, 把钱还回去。
可二百两可不是一个小数目, 他攒了三年, 还差四十多两。
先前圣人免了老勋贵们的债务, 让刘贵心里生了侥幸之心,想着他一腔忠心,圣人定是看在眼里的, 会不会也免了他的?
但圣人雷霆手段一出,刘贵便知道,那是不可能的。
从希望到失望,再看看一贫如洗的家里,刘贵心里难免生了怨气,在和母亲说话的时候,就带出来了一些。
能把刘贵教得那样清正,刘母本身就是一个很有操守,很明事理的老太太。
听了儿子的怨言,刘母当即便拉下脸来,呵斥道:“孽障,你给我跪下!”
刘贵速来孝顺,见母亲突然动怒,心下惶恐不已,急忙双膝跪地,不知所措地说:“若是儿子哪里做错了,母亲尽管责罚,千万不要气坏了身子!”
“罚?我自然是要罚你的。”
刘母转身拿起扫帚,“啪、啪、啪”三扫帚柄结结实实地打在他的背上,怒气冲冲地说,“为娘平日里是怎么教你的?昔日为娘病重,是圣人仁慈,允许你从国库里借了银钱,才捡回为娘的一条命来。如今,圣人到了用钱的时候了,不过是让你把借的钱还回去,你便心生怨怼。你且说,为娘何时教你忘恩负义了?你身为朝廷命官,不思为君分忧,反而与奸佞同流合污。你……你……”
刘母越说越气,一下子靠坐在椅子上,捂着胸口,直喘粗气。
“母亲,母亲,母亲息怒,母亲息怒!”刘贵膝行到母亲身前,不住地磕头请罪,“是儿子鬼迷心窍,一时糊涂了。母亲,儿子往后再不敢了,再也不敢了呀!母亲责罚孩儿吧,千万莫要再动怒了!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