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同人)红楼之朋友圈(263)
能带走的都折现黄金,各类古董带走。不能带走的,都先将地契房契收好,先交与黛玉保存,然后再看她‘死’后诸人表现,看着安排。
至于乔家下人,因楠笙陆续的安排到没剩下几户,等回头她去前,将人往那个收拾好的山头一放,到也省心。
那个山头是楠笙给黛玉准备的。
就连刚刚交给石玖的图纸都是她和黛玉一起画的。
结合了姑苏和扬州那边的建筑以及大观园里的一些布局,弄出的新庄园图纸。将来黛玉诈死离开后,就先住在那里。
至于她她诈死后,可能会先跟黛玉挤在潇湘馆。平时呆在空间里,没人的时候就在大观园里陪陪黛玉,然后制造一些女鬼的传闻
她离开大观园,也不知道去哪里。去那个山庄吧,又怕叫人发现踪迹,以后黛玉没办法顺利诈死。可不去那个山庄,她一个人也没地方去。正好她也不放心黛玉,那就先在大观园里陪黛玉好了。
反正她有空间,遇到人的时候往空间里一躲,还真不怕被谁发现。
就是不知道遇到她的人会不会吓到了。
→_→
这样的安排既可以守着黛玉,也可以不离开荣国府大观园,继续完成她未完成的朋友圈任务,可以说是一举双得了。
不,是三得。
楠笙知道她诈死瞒不过有心人,但最危险的地方也是最安全的地方,就不相信那些人能想到她都诈死了,还呆在这里。她只要不离开大观园,那些人就一时半会儿找不到她。
等时过境迁,她都成了昨日黄花,也就没人再记得她了。到时候再跟着黛玉去山庄安置,也算是圆满了。
来寺里做法事,与薛蟠接触的机会又多了不少。薛蟠为了哄楠笙开心,经常买一些街上的吃食玩物送过来。
有楠笙的,也有宝钗和黛玉的。
有时也会怂恿楠笙出寺玩去。
楠笙想着以后未必有这样的机会,便也叫上宝钗和黛玉跟着薛蟠出去闲逛。可以说楠笙和黛玉的这场法事做得是相当欢乐了。
闺阁女儿,出门带上唯帽也就是了。有薛蟠带着家丁在侧护卫,宝钗和黛玉两个不怎么出府的丫头,这一次到是玩的极尽兴。
欢乐的她们都不想回荣国府了。
不过法事一做完,贾母那边就派人来接她们了。
回了荣国府,贾母还着重的打量了一回楠笙。发现楠笙仍是一副失忆的德行,便失望的挥手叫她们离开了。
装失忆也不是那么好装的,好在不关心你的人,就算再想算计你,一般也发现不了这其中的猫腻。
回到荣国府,生活和之前一样,并没有多少变化。楠笙照常生活,黛玉则按部就班的学习各种生活技能,将时间安排得满满的。
时间一晃而过,便到了这一年的中秋。
因国孝家孝两重孝,这一年的中秋哪怕是心无忌讳的荣国府也过得极低调。好在这一年的中秋过后,那位久经世俗的刘姥姥上门了。
刘姥姥的到来给整个荣国府后院增添了一份热闹,也叫姑娘们对外面的世界多了一份认知。
楠笙对这位刘姥姥很有好感。
主要还是因为原著中她不计万难救助巧姐儿的事。
这样一位久经世事,人情练达又知恩图报的老人,值得世人尊重的同时,也应该叫闺阁姑娘学学她的为人处事和豁达。
黛玉虽然不认同楠笙的话,却极听话的按着楠笙的要求观察着刘姥姥。
她觉得刘姥姥蠢俗的同时,也在不停的通过各个角度去想刘姥姥行为后的意义。
虽然仍旧不喜欢刘姥姥,但像是母蝗虫这样的话却不曾说出口。
心高气傲,不懂一分钱难倒英雄汉的千金小姐,世家小爷们自然瞧不起刘姥姥这种比家仆还要低俗的献媚蠢俗样子。
没看过原著的人,或者说活在当下的人只能看到刘姥姥为了五斗米曲意奉承的样子。但看过原著的人,都知道刘姥姥是什么人。也因此楠笙和黛玉对刘姥姥正好持两种观点。
不过哪怕如此,黛玉在见到楠笙极大方的将一些文房四宝,衣料尺头赠与刘姥姥的时候,也收拾了不少东西叫人给刘姥姥送去。
有楠笙和黛玉的大手笔,旁人自然也不甘落后的慷慨解囊。弄得刘姥姥这一次的贾府之行比原著中的收获丰厚了十倍不止。
越岩利用元春将贾宝玉收拾了几年,虽然贾宝玉仍然看不出来是否有状元之才,但却已经少了许多可以参与各种风花雪月活动的时间了。
就好比这一次的刘姥姥来大观园,宝玉也不过跟着玩了大半天就回去写作业了。也因此那刘姥姥讲的各种奇葩故事到是少了宝玉这么一个忠实听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