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大宋仁宗皇帝本纪(162)

作者:觉三千里

他步步紧逼:“公孙先生所言烧毁冲霄楼的计策,是用在襄阳王负隅顽抗、不遵圣旨时的最后一步棋。如今圣旨就在路上,正午之前即可到达应天府。你作为襄阳王的心腹,若是当真想要弃暗投明,何不留在王府内,规劝襄阳王,等圣旨一到,就出府请罪?即使襄阳王到底不听你的规劝,你也可将他捆缚起来,交由本官处置。到时候本官有圣旨在手,还擒住了襄阳王,还怕不能叫他说出进出冲霄楼的方法吗?”

“就算以上种种都无济于事,你也应该先尝试一番。可你竟然直接杀了盗窃圣旨的贼人,怂恿本官火烧冲霄楼。霍芳!冲霄楼里,到底有你多少见不得人的罪证?”

第58章 奴愿做王爷的绿珠

霍芳定定地看着包拯, 忽然笑了。

“包大人果然名不虚传, 真是刚正不阿、眼里容不下一粒沙。”

他捧起装着邓车人头的匣子:“既如此, 在下也不妨对包大人直说了罢。人在屋檐下, 哪能不低头?在应天府当官,受襄阳王辖制, 要说自己是清清白白, 出淤泥而不染,这话,下官也实在不好意思说出口。”

包拯摇头:“你为虎作伥,帮着襄阳王做了不少恶事。”

霍芳叹了口气:“不错。这一二年来,每每午夜梦回,都悔恨不已。”

“包大人知道, 襄阳王在应天府搜刮了这么多钱财,都用来干什么了吗?”

包拯道:“本官不知。”

霍芳道:“一部分, 是用来自家享乐——包大人没去过襄阳王府吧, 王府里,可真是金砖铺地,白玉为堂。童仆逾万,歌舞不歇。大人说王爷行止僭越人君,也不算冤枉了他。当今天子癖好简朴, 恐怕十个天子的用度, 也供养不起一个襄阳王爷。”

“还有一部分,则是用来笼络江湖好汉了。”

包拯以目示意:“便是如这等的好汉吗?”

霍芳转了转那匣子:“不错。无论黑道白道,只要肯为襄阳王效力, 王爷来者不拒。鸡鸣狗盗之徒,亦有归处。”

公孙策笑了:“如此看来,襄阳王倒颇有古时明君之风。”

霍芳笑了一笑:“最后一部分,则是用来建那座冲霄楼了。”

“冲霄楼囊括古往今来机关数术之大成,变化无穷,神鬼莫测。这样一座高楼,要兴建起来,纵使有之前丁大人造好的骨架在,也是要花费不菲的人力物力的。”

公孙策道:“难道霍大人要说,襄阳王把这百万两的黄金花了个干净,根本就不剩下什么了?”

霍芳摇头:“虽不中,亦不远矣。去年夏天之前,大概还能剩下个一二十万两的样子。本官不是账房,知之甚少。只知道襄阳王那时日夜叹息,说缺金少银,如何能招兵买马,成就大业。”

包拯问:“去年夏天之前?”

霍芳道:“没错,去年夏天之前。”

去年夏天,全国各地都发了洪水,应天府受灾犹甚。

近十年兴修水利的钱款都被襄阳王想方设法地侵吞了,应天府的河道堤坝压根不能抵御如斯强大的洪水。河水泛滥,冲毁了沿岸的农田。甚至蔓延到城市边缘,毁坏了一部分城墙与民居。

“事情闹得大了,再也不好收场。安抚灾民、重建城墙、修复河堤,样样都要不少的钱。应天府一年的赋税都没了着落,朝廷派拨来的钱粮也只够勉强平复局面。于是襄阳王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将赈灾钱粮据为己有,应天的灾情,直接就不管了。朝廷派拨的粮食被他高价倒卖,又换成了不少的黄金,藏在冲霄楼里。”

包拯闭目叹息:“荒唐!”

数十万生民,只为了襄阳王的一己私欲,便要承受这样的命运。

霍芳道:“如此伤天害理之事,本官亦不能坐视不理。只是襄阳王势大,又是皇叔,身份尊贵。有心无力,唯有叹息。”

包拯道:“霍大人说了这么多,究竟与你之前怂恿本官火烧冲霄楼有何关系?”

霍芳直起身板,正了正衣冠,朗声道:“霍芳既为天子门生,一郡父母,自然要为民请命。襄阳王侵吞赈灾钱粮,鱼肉百姓,既然钦差已到,本官自当助钦差一臂之力,清算襄阳王的罪状。”

“先前要包大人火烧冲霄楼,只是下官一时心急,慌了手脚。包大人不知,襄阳王老奸巨猾,绝不会坐以待毙。包大人,”他目光热切地看着包拯:“虽然包大人不信,但下官确实已经弃暗投明。这几年来协助襄阳王所作的错事,在下一件也不敢推脱。既然包大人不信下官,那下官就在这应天府衙里,与包大人一同等待圣旨。”

他将邓车的人头放在桌上,坐在了一旁的椅子上:“圣旨到来之前,下官一步也不出此厅,下官手下的这些兵马也守在府衙外。等正午时分圣旨一到,下官便陪包大人一起,入襄阳王府,捉拿襄阳王!之后包大人若要清算下官罪责,下官也心服口服。”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