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双龙传同人)风云会(83)
想到当日,徐子陵一番话下来,便是他也以为事已无望,谁知徐子陵语锋一转又道:“我绝不能出卖寇仲,但我相信我今日所做所为,绝不是背叛他。因为我知道,就算换了寇仲本人处在我的地位,也一定会做这样的决定。无论他与你有多少仇怨,无论他多么希望将你打败,当外敌侵国时,他一定会以国家民族为先,与你携手共抗。你以诚待我,不肯有半字虚言,而王君廊等将明知唐室父子不合却不向任何势力投靠,坚持武将的原则,中立持身,亦是有责任心的良材勇将,断然不能眼看着这等辱国害民之事在眼前发生。世民兄,我相信你。”
李世民心中岂不知徐子陵这相信二字重比泰山。这份信任让徐子陵甘于拿寇仲的生死少帅军的存亡甚至天下的安危来冒险。而如果他失信于徐子陵又将对他造成多大的伤害。
面对这样的信任,他却没有称谢,只是与徐子陵相视一笑,彼此心知。
此刻在寇仲面前将当日之事一一道来。想到徐子陵那绝然的信任犹觉心中一阵温暖亲近,亦感为难迷惑。他日击退外敌后,叫他又以何种心态来面对站在敌对一方的徐子陵呢。
寇仲听得李世民复述当日之事亦是感慨良久才叹道:“知我者,子陵也。”
李世民亦不由点头道:“子陵亦是世民衷心敬服的好友。以后无论生死敌友,世民永不会忘子陵信重之情。”
寇仲望向李世民,深深感受到他语音中的诚恳之意,忍不住展颜一笑,已经记不得有多久,他不曾在战场上这样发自真心地微笑了,而这一刻他笑望着李世民,笑着呼唤:“世民兄。”
李世民眸中亦流露出浓浓的温暖:“寇兄弟。”
二人几乎同时大笑出手。
手在空中相遇,自然而然握在了一起,在阳光下,在战场上,在两方军队无数人的注目下紧紧地握在了一起。
当世两大兵法家,年轻一代最天才横溢的人中之龙,争夺中原的两大奇才,在面对国家危亡百姓苦难时,终于将所有的私心杂念抛开,放下一切芥蒂,为了在他们心中比帝王之尊天下之权更加重要的一切而把他们的手握在了一起。
《风云会》第三十四章
杜伏威统领江淮军利用纵横交错的水道分兵数路游走于夏、陈、随、许、颖、尉,以其强大的军力威胁得各镇唐军均不敢妄动。收到寇仲的急讯后大为焦急。如果江淮军一撤则围攻洛阳的大计极可能尽化飞灰。但同时心中又不得不佩服寇仲为国为民自毁大计的胸襟胆识。他也是人中俊杰,大计已决,便不迟疑,立刻召集所有兵力,全速赶往洛阳,以支援兵力薄弱的徐子陵军。
江淮军一到,洛阳城外每日里提心吊胆惟恐城中唐军全力突击的少帅军无不欢喜。
徐子陵领众将将杜伏威迎入帅帐,尚不及谈及军情,虚行之已然起身对杜伏威施礼:“杜公即临,我军将士皆能心定,此刻当着杜公的面,有些话行之要对诸位说明白。”
杜伏威微微一怔,在场的一干将领也大多惊异,要知现在少帅军中主事的是徐子陵,虚行之如此行事大为不妥,甚至可说是触犯军纪。
徐子陵却是神色平和,淡淡道:“虚先生但言无妨。”
虚行之神色颇为复杂,忽躬身对徐子陵深施一礼,方道:“请问八天前,洛阳城中连续来了两拔使者与徐爷密谈,事后无影无踪,徐爷对当日之事只字不提,而这八日来洛阳城中再不曾出兵做战。我军伏在洛阳城内的密探在暗夜中射下密信入营,说是数日来秦王李世民以及身边几员要将都深藏在洛阳城皇宫之内,一直没有在全军之前露面。当此孤城被围之际,李世民的行为太过令人费解,不知与当日来使与徐爷的密谈是否有关系?”
虚行之的话句句惊人,在场众将无不变色。事实上徐子陵对当日密谈之事一语不发,早引发军中众将的无数猜测,只是目前军中几员大将素来与徐子陵情义较厚,又敬他本领为人,纵然有疑也没有想到其他方面去。虚行之却是心思缜密之人,心中多少猜出一点,虽然即惊且怒,但身在人下,不便兴师问罪。如今杜伏威领江淮军到来,他关切这一重要转变,知道军情紧急,迟一刻便能决生死成败,所以顾不得其他,当着杜伏威的面直接质问徐子陵。
杜伏威虽不太明白究竟,听虚行之一番言来,也知道事情的严重性,亦是瞪大双眼去看徐子陵。
徐子陵微微一笑:“虚先生果然洞察一切。当日那几个使者其实就是李世民长孙无忌尉迟敬德和庞玉,而我已然将他们悄悄放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