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水寒同人)醒掌天下权(16)
旗停酒肆初相见
李龄的事有了结论,暂时是没什么进展了,北辰纵使是有不少灵丹妙药,但也没大方到见人就赏的地步,而且他现阶段不想李龄参合进去,没了他这个总教头,北辰才好往边关军里加自己的人不是,于是他就打算让李龄先这样待一段时间。
第二日起,无情就开始每日定时定点的进宫了,明里是为了陪皇上下棋,暗地了,却是帮着李龄调养那一身因为逃避傅宗书的追杀,而外伤不断,内伤严重的身子骨。
户部尚书孙辛很快就把春耕需要的种子数量以及买种子所需要的银钱数报上来了,北辰看了看,各项数据都还算合理,却也免不了占了些水分。汴京是北宋的都城,其经济之发达自然远超其他城市,这也使得汴京的物价要比其他地方要高出不少,而孙辛给出的种子报价却是按着汴京的市价给的,这还不算因为购买量大而可能得到的折扣,北辰不得不怀疑这家伙不是打算贪污,就是根本不懂市场物价,有这样一个户部尚书在,他很难安心。
对照了潜伏在各处的暗桩们呈上来的各地物价表,北辰执笔修改了孙辛说书的折子后,这才在早朝上提出了这件事。
对于北辰所提出的,由朝廷出面购买良种,分发于农户手中,且不需他们偿还,百官们的反应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赞同此提议,认为此事对江山社稷有助,另一些则认为各地百姓生活充裕,可以自己购买良种,并不需朝廷出手,且就是朝廷出面也应该让他们偿还,有道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如果真由朝廷给他们送良种,年年如此必将养出一群好逸恶劳之徒。
百官们各持己见,谁也不服谁,但不管是哪一边,都觉得现今国库空虚,怕是无法完成此事。
最后,还是北辰说了这笔费用不动国库而是开他的私库,这才堵了所有人的嘴。不过私底下有没有人笑他糊涂就仁者见仁了。
这边朝堂上,就该派谁去办此事,又要去哪买良种的事吵了两三天,才终于有了定论,那边唐华文也按照北辰的要求同京城里信誉良好的几个大商人接了头,虽然合作的事还没有完全谈拢,但北辰要的十万两却已经送进私库里了,对此,北辰肯定了唐华文的能力,决定等他办完此事后,给他加官进爵。
历朝历代,各个皇帝都是有自己的私库的,原主赵煦自然也不例外,只不过他还算是个好皇帝,每年的各项进账大多花在了民政军事上,所以私库里只有二十万两的现银以及各色珠宝玉器、古玩瓷器、布料绸缎等,这些要是换成现银也是比很大的钱财,但北辰没打算动他们。
北辰另指了几个历来刚正不阿清正廉明的官员加上唐华文一起随同负责买良种的官员同汴京里的几个大粮商周旋。因为是朝廷要购买良种,且他们显然是有备而来,对今年的良种价格十分熟悉,且那几个大粮商也是认识唐华文的——想同他合作——所以他们也不敢狮子大开口,几经协商,开出了一个双方都满意的价格,终于是在立春之前买回了足够的良种分发到各地。
担心有地方官员会私吞良种以次充好,北辰不得不调动了大批忠臣度足够的侍卫同良种一同去了各地,再配以各地暗桩一同监督此事,又出动了六扇门,还真让他抓到了不少伸手的官员,且六扇门的人又翻老底的把这些家伙的底全翻出来了,真真是触目惊心。于是,看完那些写满了罪行的奏折,龙颜大怒了,北辰一点也没给这些官员面子,直接命人抓了那几个贪得最多的,直接满门抄斩,剩下的那些全充军流放,一个不留,让朝廷上下一片动荡不安,却谁也不敢多说什么,好歹这么彻查下来北辰也没再继续,剩下的人算是安全了,要是他们一出声,北辰把目光瞄准他们,那才是欲哭无泪呢,毕竟“四大名捕”的行头,可不是摆着好看的。
其实送到北辰手里的折子里,写明了贪污的,当然也有朝廷里那些位高权重的人,但北辰暂时不能动他们,北宋的贪污受贿几乎形成了风气,少有人没粘过腥的,要是全处理了,怕是朝廷也要空了。一下子换了整个朝廷的人,这份魄力北辰有,但是他没有足够的储备人才接管那些空职。不过能消弱傅宗书的力量,他还是乐见其成的。
而那些被罢免的官员留下来的位置,大部分北辰按照各地暗桩给出的各地官员的资料,选了合适的放上去,又从京官里选了些刚入朝不久,且有些才能的年轻官员外放,这才丢开此事,准备亲耕。
皇帝亲耕,是件很麻烦的,条条框框一大堆,北辰虽觉得烦,却也只能照做,于是当他忙完这阵,才有时间去关注逆水寒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