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同人)我在故宫装猫的日子[综](417)
好在百姓们给予的反馈都非常正常,这些铺子被关闭是正常的商业需求,而非是为人强制。
犬在西汉被分成三类,能打猎的叫田犬,这种狗在家庭里的地位不亚于人,基本人有什么吃的他们就有什么。只是极为稀罕,百中出一,优秀的田犬甚至能够同一头小牛犊同价。
其次是体质不如田犬,但是敢于吠叫驱赶敌人的叫吠犬,这种也就是俗称的看门狗了。它们工作难度低,产出小,吃的自然也就是比田犬差,但好歹也是能够口饭吃的。
第三类便是吠犬的淘汰品,那就是肉狗了。和肉鸡肉鸭一样,就是被养来吃的。这种数量较多。
但是中山国现在情况特殊,自从小国王开设培训基地,也建立较为健全的培训制度和育种制度以后,中山国现在饲养的狗基本都是没过警犬审核被淘汰出来的,个个都经过训练,都有灵性,聪明,能够听得懂简单的口令。
他们被淘汰的理由主要还是因为——太聪明了,因为它们会有自己的思考和判断,所以服从性相对差,且胆小,对于人类没有足够的信任。这样的狗虽然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无法成为警犬,但是抓只兔子那还是手到擒来的,再不济也能当做看门犬。
而且这样被淘汰的狗可不多,中山国的这些狗现在很有名声,多的是富贵人家争相购买,能流到民间的那都是靠关系的。
既然是工作犬,当然也没人去吃它们。
另一方面,在西汉人看来,狗肉的滋味其实并不如经过培育的鸡鸭肉那么肥美。之前狗肉能成为大汉的一道看家菜主要还是托开国皇帝的福,刘邦喜欢吃狗肉啊,樊哙更是屠狗出身,广告效应巨大。但大汉朝之后的几个皇帝都对狗肉不太感冒。非但不感冒,他们还挺喜欢养狗,在皇家园林内均都设有专门的饲养机构。
经过几代人的熏陶,年轻人自然就对吃狗肉没了兴趣,但最重要的一个因素还是因为中山国鸡鸭肉廉价。
中山国的养鸡场最早只布置在卢奴,但卢奴毕竟是国都,早期时候和别的县城差异还不大,随着夏安然的精心治理,卢奴的地价和房价很快开始飙升,养鸡场这类占地广袤的产业立刻被迫迁移到城郊,并且进而向周边县城发展。
而在中山国道路重新铺设整理之后,深泽港直达卢奴县的时间被缩短至一天,而这一条被铺设的道路也带这沿途的各地县乡一同起飞。
能够以更快速度抵达都城,也就意味着自己的富余农产品可以卖到都城。不少有眼光的投资者都将办厂的地点选择在了这些人力成本更低、低价更低的县乡内。
但是禽类养殖的问题得到国内非常高规格的重视,但凡想要办理禽类养殖场的负责人都必须要先接受禽类养殖的培训,在培训考核通过后还要签约一张告知书。
告知书大概意思就是,官方会派人不定时抽查家禽,如果发现家禽有疫,到时候一整个禽房内的禽类都必须被扑杀,尸体也将被火焚避免传染。届时厂主可以申诉进行二次检疫,但是不允许阻止扑杀焚毁的举动。
这样做非常残酷,但是夏安然必须要保证中山国家禽的安全。
集团养殖是牺牲了鸡本身几乎所有能够产生抵抗力的生长过程为代价的。这些鸡从刚孵出来开始就再也见不到太阳,整个鸡生就是在吃和睡中度过,最大的运动量也就是清理鸡舍时候饲养员将它们从这个格子驱赶到那个格子,亦或者平日打架斗殴罢了。
吃的食物单调统一,也没有跟随鸡妈妈识别药草的机会。
虽然就营养成分来说并不会有丢失,而且这样养育出来的鸡肉还要因为缺乏运动更鲜嫩一些,但是健康度无疑是比不上散养鸡的。这并不是说这些鸡是病鸡,但是基本都是亚健康鸡。
这样的低抵抗力下,它们经不起一点风浪。
高密度养殖、低抵抗力,一个控制不好禽流感爆发,中山国所有的家禽都得被扑杀。到时候对于中山国的蛋白质结构的打击几乎是毁灭性的。
其实最早夏安然是想要将养鸡场全部国营的,但是后来发现完全的国营企业也会导致市场一片死水,毫无活力可言,而且国营稳扎稳打,供给率也较低,最后他不得不半开放了禽蛋养殖私有化企业。
国营企业重质,私营企业重量,两相叠加,民众的菜篮子便增加了廉价鸡蛋以及鸡肉。而农村散养鸡的市场并未被其过多挤压,因为舌尖敏锐的大汉人已经发现,厂房出产的鸡肉味道不如散养鸡好,虽然厂房鸡价格更低,但是有些关键菜肴还非得用走地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