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长孙的团宠日常+番外(485)

作者:天予昭晖

他在蓟镇呆了两个多月,对于戚继光手下各位副将也有所考察,个个有勇有谋,若都能将戚继光的本领学个十之八九,以后提拔到各地担任主将,也未尝不可。

他还发现,西北风沙大,许多地方,城墙年久失修,风一吹,尘土飞扬,朱翊钧想,这要是下一场大暴雨,非得冲垮了不可。

宁夏有一位副总兵名叫哱拜,是个蒙古人,此人与王崇古还有些关系。

他曾是蒙古一个小部落的首领,嘉靖年间住牧山后,经常偷盗边民头畜得利,后来投靠了辛爱。

据说,其人生性狡黠凶悍,黄台吉也颇为忌惮。后来,哱拜得罪了黄台吉的父兄,被追杀,走投无路只得投降大明。

那时,正是大明与草原诸部冲突最激烈的时候,边境三天两头被蒙古人侵扰。

时任宁夏巡抚的王崇古接纳了哱拜,奏请封为游击将军,并采取以夷制夷之法,从俘虏的蒙古人中,挑选愿意投降之人组建精锐骑兵,建立卫队,由拜统领,号为其家丁,对抗蒙古。

哱拜善骑射,武艺绝伦,其卫队也都是亡命之徒,因而屡立战功,经常受到封赏。后来,经过王崇古和总督石茂华先后奏请,又加封他为副总兵。

因为是蒙古人的缘故,哱拜自受封以来,从未进京述职,朱翊钧只听过他的名字和事迹,从未见过此人。

这次见到了,却让他的心中不免有诸多顾虑。

虽然,朱翊钧还不大了解这个哱拜,但冯保一听到这个名字整个人都精神了。

二十年后,此人七十岁,本来已经致仕,安安心心养老。却因为一个人的出现,逼不得已,成为万历三大证的主角之一。

第223章 朱翊钧却是出于敏……

朱翊钧却是出于敏锐的直觉,和强大的分析能力,发现了一些问题。

冯保问道:“陛下是觉得哱拜此人有问题?”

朱翊钧摇头:“他是蒙古人,擅骑射、武功强,屡立战功,骄横一些,倒也可以理解。”

“不过他那个长子,独形枭啼,乖张狠戾,绝非善类。”

“更重要的是,我觉得,这种招降纳叛,吸引地痞恶棍豢养在家中作为家丁,人数多大三千余名,实在也是隐患。”

“以前,咱们总是与蒙古发生冲突,这些亡命之徒可以大张立功。”

“现在,咱们与蒙古建立和平友好的边境关系,他们便没有了用武之地。”

“朝廷军费减少,他们没有仗打,立不了军功,会不会骚扰周围的百姓,甚至塞上牧民,挑起事端?”

“将来,随着哱拜父子在当地的势力越来越,野心越来越膨胀,难保不会有异心。”

“这三千多家丁完全听命于他,若他起了反叛之心,必将成为他造反的主力。”

冯保惊讶的看着他,他的担忧完全预言了二十年后将要发生的事情。

“陛下英明,”冯保看似奉承,实则真心夸赞,“许多事情,当地总督和总兵也未必能考虑周详。”

朱翊钧道:“他们倒也不是考虑不到,只是这事确实不好处理。”

“总不能打仗的时候把人家招来拼命,和平的时候又弃之不理。如此过河拆桥,以后,哪还有良将愿意效忠大明。”

“自古以来,过河拆桥、卸磨杀驴听着都不是什么好词。”

冯保又问:“陛下以为,哱拜之事应该如何处理?”

朱翊钧道:“自然是逐渐削减他的权势,还有他豢养的‘苍头军’,但又不能让他心生不满,更不能激怒他。”

他又甩了甩脑袋:“交给王崇古吧,他是兵部尚书,哱拜也是他招降的,他连俺答的都搞定,也必定能摆平这个哱拜。”

冯保仔细一想,这事儿交给王崇古,的确再合适不过,毕竟他身经边关七镇,从宣府到嘉峪关,在总督、巡抚、总兵、大小守将,甚至蒙古各部落首领面前,都颇有威望。

关键是,他的能力,足够处理好各方关系。

朱翊钧到了嘉峪关,远远望去,关城的雄伟壮阔与大漠孤烟的苍凉浑然一体,这一路走来,朱翊钧所见过的所有关口,都不及嘉峪关带给他的震撼。

守将不认得他,阻止他们靠近。朱翊钧又掏出自己“武清伯长孙李诚铭”的身份,还有文书和令牌。

对方仍是非常谨慎,不许他们出关,但允许他们登上城墙眺望一番。

朱翊钧指着西北方向问冯保:“那边就是河西走廊吧,河西走廊的起点有一座敦煌郡,现在已经落入了吐鲁番的手中。”

冯保说道:“我看过一本古书,说敦煌有一大片石窟,里面有精美的壁画和塑像。”

犹豫海上丝绸之路的兴起,人们已经逐渐淡忘沙漠丝绸之路。从明初开始,敦煌虽然设立卫所,但却是交给蒙古后裔管辖。就算世宗关闭嘉峪关之前,明人也大多不知道莫高窟的存在。

朱翊钧此时对佛教的壁画雕塑兴趣不大,一心想着何时能收复失地:“什么时候,咱们才能重开嘉峪关,让我大明士兵在哈密、安定、阿端、赤斤蒙古、曲先、罕东、罕东左关外七卫重新屯守,使西域诸国来朝。”

关西七卫在洪武、嘉靖年间先后设立,授官赐敕,犬牙相制,使西戎、北虏两不相通,则边疆无虞,可以专心应对北元残余势力。

但随着时间推移,明朝对边关的控制逐渐减弱,关外蒙古、吐鲁番等少数民族的崛起,在嘉靖三年,世宗决定彻底关闭嘉峪关,关西七卫全部废止,这条西北防线彻底失去他的作用。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