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长孙的团宠日常+番外(285)

作者:天予昭晖

出了门,朱翊钧又好似想起什么,回头对徐阶说道:“我想走走,咱们步行前往可好?”

天气越来越热,日头也越来越毒,紫禁城可没什么遮阴的地方,就这么走到西苑,徐阶这把老骨头,非得中暑不可。

朱翊钧早有准备,他一伸手,陈炬就递了一把纸伞过来:“来,徐阁老,遮遮太阳。”

“……”

他还怪贴心的。

即便是撑了伞,这一路走来,也把徐阶累得够呛。

原本世宗居住在西苑的时候,这里就是整个大明的政治中心,就连内阁也要安排辅臣日夜值守。沿途的太监、锦衣卫更是不计其数。

现在新皇登极,又搬回乾清宫,再回西苑,朱翊钧总觉得这个他从小长大的地方,冷清了许多。

第114章 万寿宫的大殿还保……

万寿宫的大殿还保留着世宗搬走时的原样,只是早已没了那份人气。

太监推开殿门,朱翊钧只和徐阶进去,让其他人在殿外候着。

故地重游,那些刻意尘封的记忆汹涌而来,朱翊钧竟是望着正前方的龙椅怔愣许久。

恍然间,那里出现了一老一小两个身影,皇爷爷皱起眉头,翻阅奏章,旁边蒲团上坐着一颗小团子,摆弄着手里的玩具。

小团子仰起头展示玩具,皇帝的目光便从威严便为慈爱。

朱翊钧转身跑向侧殿,身影一晃,人就不见了。

“殿下……”

“先别说话!”

徐阶一开口就被朱翊钧打断了,他已经进入了里间,那里曾是世宗的书房和寝殿。

御案上,仍旧摆放着笔墨纸砚,仿佛世宗刚刚还在此处批阅奏章,离开不久。

朱翊钧把整个寝殿找了一遍,没有他想见的人,最后只得失望的回道正殿,喃喃自语:“或许他去了大玄都殿。”

“……”

徐阶听不懂他这话的意思,世宗驾崩一年多,怎么会在大玄都殿?

朱翊钧也并不解释,而是盯着正前方那篇《道德经》,朗声念出来:“我恒有三宝,持而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夫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为成事长。”

“徐阁老给我讲讲。”

徐阶说道:“此句出自《道德经》第 六十七 章,有三件法宝需执守而保全:第一件曰慈爱;第二件曰俭啬;第三件曰不敢居于天下人的前面。有了这柔慈,所以能勇武;有了俭啬,所以能慷慨;不敢居于天下人之先,所以能成为万物之首长。”

他说话的时候,朱翊钧已经走上玉阶,来到了龙椅前面,然后转过身来面对徐阶。

“殿下,不可!”

徐阶组织的话刚说出口,却还是晚了一步,之间朱翊钧已经一掀衣袍,坐了下去。

“殿下!!!”

就算是皇太子,就算是皇宫别苑里的龙椅,擅自落座,那也是欺君之罪,可大可小,皇上不追究,那就是太子顽皮,皇上追究起来,那就是谋逆。

下一刻,朱翊钧弯腰,竟是从龙椅下面拾起一个东西,那是一颗蓝宝石,想必是从世宗的衣冠上落下的,掉进了龙椅里,太监洒扫时也未能发现。

朱翊钧拂去上面的灰尘,小心翼翼的将宝石放进了随身的荷包里。而后,他才看向徐阶:“第一次来到万寿宫的时候,皇爷爷要我记住这段话,我一直以为,他是让我时刻警醒,身为郡王,亦或储君的操行。”

“刚才我才发现,原来,坐在这个位置上是看不到这段话的。”

“徐阁老,你说,这是给谁看的呢?”

“……”

世宗迷信修玄,对于各种道家典籍如数家珍,“道德经”更是熟记于心,这些话的意思,他自然比谁都清楚,将这段话写在屏风上,也自有他的用意。

徐阶能够扳倒严党,取而代之,并在嘉靖后期把持朝政,自然也对世宗的心思了如指掌。

“这些话,是警醒我们这些做臣子的。”

朱翊钧露出恍然大悟的神情:“原来是这样。”他走到玉阶边上,忽然纵身一跃,轻轻巧巧的落到徐阶身前:“那……徐阁老做到了吗?”

“……”

这问题问得,换个人要生气的,徐阁老一向性情温和,沉得住气:“臣一生都在践行此言。”

“其实你不用回答我,”朱翊钧眨了眨眼,“放在心里便可。”

说着,朱翊钧又跑向大殿另一侧,那里有一面顶天立地的大书架,绕过书架,角落里有一根大柱子,柱子上挂着牌匾。

朱翊钧走到其中一根柱子前面,移开牌匾,露出后面的柱子:“徐阁老过来看看。”

他指的是柱子上刻的一行字:“小时候我不识字,现在我认识了,这上面刻的是‘徐阶小人,永不擢用’。”

“这应该是我皇爷爷让人刻的吧,可是你们翰林院修《世宗实录》才开了个头,我也查不到此事原委,徐阁老给我讲讲吧。”

“……”

大火烧了大半个万寿宫,偏偏没有烧毁这根柱子。修缮宫殿的时候,资金和木材本就不足,为了节省和尽快完工,这些依旧保存的柱子就重新上了漆,继续使用。

徐阶也没想到,这儿还刻着字呢,世宗一开始,对他竟然是这个印象。

“唉!”徐阶叹一口气,他即将卸任,却不知这位皇太子邀他来西苑,竟是为了给他看这个。既然他这么好奇,哪也不妨提一提那段往事。

“嘉靖就年,讨论文庙祭祀,时任内阁首辅张璁主张将孔子像改为木制神主,“大成至圣文宣王”封号改为先贤先儒。”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