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国躺平能够成为汉仁帝吗?(269)
作者:整零
不過這樣想著,看瞭看具體的戰報之後,陳協忽然又輕輕嘆瞭一口氣。其實要真的說起來,曹操並不是莫名其妙的死去,而是死於劉備,黃忠等人的追殺、死於龐統在魏國土地上的佈局、當然也死於那明明在古代其實算是普通的治國但是相比起大漢卻糟糕至極的治理吧,這樣一看,也並不是完全和自己沒關系。
劉備是他重排衆議全力支持北鎮的將軍,這次回來說不定就會被任命大將軍一職瞭,而黃忠就更不用說。龐統等謀劃也是他提出來的大方向,然後毫不猶豫的配合以至於達到瞭這種程度。至於對大漢的治理,確實更多的功勞在於揚彪和諸葛亮等人,就連那些先進技術的推廣他很多時候都會麻爪,可是提供那些先進技術、發展那些先進技術、為國民應該到什麼樣的程度才能算是安君立業定標準的,也是他。
說到底,很早以前陳協就明白瞭一個道理,做皇帝是不需要真的必須親自明白打仗的道理、明白治理的道理的,隻需要把相應的人放在相應的位置,然後掌控大方向讓大傢往自己希望的方向前進就行瞭。既然如此,雖然表面上看起來他完全是被一衆大佬帶飛達成的最終目標,但是果然,他還是很厲害的,這個結果確實是他做到的呢!
這樣一想,有沒有親手的殺死曹操好像果然也沒那麼重要瞭。他最後看瞭一眼被士兵親手交到自己手上的文書,隨手就扔給瞭一旁的李顯,笑著說道:“這些事情明天再處理啦!現在,朕要和朕的小公主一起去休息啦!”
在這之後,陳協應該依舊不懂打仗,依舊對治理內政什麼的都半懂不懂吧?可是面對這個終於要統一瞭的大漢,面對這應該會比以前還要更加難以治理的多的土地,陳協卻非常有信心,能夠做好一個合格的皇帝呢。
然後,繼續到達下一個目標,讓整個大漢更加的繁榮強盛,每個人都能吃飽穿好,能夠安然度過百年之後的劫難的地步。
……
當正式來到潼關的時候,看到面前壯麗的景色,陳協也忍不住陷入瞭震撼之中。就算已經遭遇瞭炸藥的侵襲,可是這天下第一雄關,依舊顯得是如此的巍峨不可侵犯,帶給人一種可怕的壓迫。
這讓陳協自然而然的就想到瞭一首詞,並且吟瞭出來:“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裡潼關路。望西都,意躊躇。傷心秦漢經行處,宮闕萬間都做瞭土。興,百姓苦;亡,百姓苦!①”
“好詩,真的是好詩!”這詞剛剛被念完,旁邊就響起瞭這樣激昂的贊嘆之聲!陳協轉過頭去,就看到劉修一臉激動的問道:“陛下,這首詩的名字是什麼?”
這不是詩,其實是詞——但是好像現在還沒有這種形式的文體?所以被當做瞭詩麼?陳協有些尷尬,半晌才說:“就叫《潼關懷古》吧。”
這幾年他每次出行,總是一有機會就會背一個含有悲憫之心的詩詞來,竟然一不小心就成瞭習慣,真是太不好瞭。不說尷尬的問題,這其實也本來不是他的詩詞,冒用果然不太好,如果不是為瞭贏得魏國的民心,他真不想這樣做。而既然現在已經攻打下瞭魏國,他果然得改掉這樣的習慣瞭呢。
而這詞本身,倒是恰到好處,裡面的“秦漢”這個時間節點他倒也不是不能用,不需要更改——與此同時,聽到這首詞的衆人,也紛紛感慨:“‘興,百姓苦;亡,百姓苦’麼?確實是如此啊!陛下這一句,可真是說中瞭百姓之苦啊!”
聽見這樣一句話,回頭看見諸葛亮、楊修等人的感慨,陳協也沉默瞭良久。是啊,這首詞之所以能夠名傳千古,點睛之筆就在於這一句話。大概當初寫下這個詞的張養浩也無法理解,為什麼會如此吧?為什麼不管朝廷興衰,百姓都在受苦呢?
可是想到這裡,陳協卻突然緩緩地浮起瞭一個笑容,說道:“不會瞭,朕的大漢不會這樣的。”
說到底,之所以不管王朝的興衰百姓都在受苦受難,是因為封建王朝從來沒有真正的低下頭去站在百姓的角度,其實是與百姓的階層對立的緣故吧?偶爾能遇到幾個愛國愛民的好皇帝,偶爾遇到幾個真心為民的好官,已經很不容易瞭。而就算如此,他們其實也沒有真正的站在百姓的階層來做事情,百姓依舊要受苦。
可是,他的大漢不會這樣。陳協雖然一直知道自己是皇帝,知道自己有什麼權利有什麼責任,但他做的一切事情,其實都是站在底層百姓的角度的。他雖然非常有自知之明的知道如果自己不是穿越成瞭漢獻帝,在這古代恐怕活不下去,可內心的深處,果然依舊認為自己隻是一個平頭老百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