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周]问鼎(973)
作者:千里江风
就算有他父親在世之時樹立的種種秩序,有各方羌胡在李唐三代延續中不斷被平定瓦解, 世傢大族對於皇室天威的尊重已遠不如漢朝。
五姓七望女在聯姻場合下的尊貴程度尤在公主之上, 正是其中一條外在的表現。
而先帝和他頒佈的氏族志姓氏錄等物,就是希望削減其影響。
但即便……
即便李唐統治江山數十年,在社稷穩固上遠勝過前朝, 一條條詔令也已將皇室推舉向瞭更高的位置,李治依然覺得, 這些專擅於投機倒把的世傢勛貴其實並不覺得李唐能夠傳上十代百代,而是繼續將他們自身的利益淩駕於國事之上!
這讓他不得不去考慮, 比起此前的打壓關隴、扶持關東——
或許直接從根本上削弱他們的力量,會比權術制衡更為有效。
隻要他們無法把控住官員上升的通道,無法讓朝堂之上怎麼用都是有姻親關系的人,他們便不得不對著天皇的種種舉措服軟,不敢再拿出那等盛氣淩人的架勢。
另一個促成李治做出這個選擇的原因, 正是太子李弘的性格。
但凡李弘有阿菟一半的果敢, 李治可能都不需要如此著急於做出這樣的改變。
偏偏這個兒子在循規蹈矩地處理政務批複上的本事尚可, 卻始終少瞭幾分自己的政治主張。
這樣的性格若是做個太子,還能說讓皇帝放心, 知道他絕不會做出什麼違法亂紀、篡權謀逆的事情,可若要讓他繼承大統,那真是個不小的麻煩。
起碼得先給他留夠文臣武將,確保內政外政的交接不會出現問題。還得防止他被那些貪得無厭的世傢所裹挾,讓李唐基業毀於一旦。
若能將這個打擊世傢的決策,放在對外戰事剛剛以大勝告終的關鍵時候推行,而不必留到下一位皇帝接手大業之時,留給弘兒一片清明的社稷局面,或許真能讓江山穩固,代代昌盛。
一想到這樣的好處,李治便已覺得,這科舉糊名之事合該取代此前的吐蕃戰事,變成放在他案頭的頭等大事。
也正如皇後所說,當下的時機並不僅僅好在外憂解除,還在災情治理需要更多的有才之人。
在此關頭發起倡議,倘若運作得當的話,還能得到民間的聲望助力。
隻是,另一個問題也隨之而來。
當朝廷取士的路徑出現瞭變更,世傢大族絕不可能坐以待斃,放任他做出這樣的改變這樣一份差事,勢必要發起一番抗爭!
不過他倒是不怕這個。
在誅殺長孫無忌之事上他就已發覺,皇權和相權之間,終究還有一道巨大的溝壑,隻要他能用好皇權的威力,也有一批完全忠誠於李唐的臣子,便絕不需要擔心這樣的反撲。
就算真造成瞭什麼麻煩,也總有新的人手能夠填補上來。
他是在想,他到底是不是要為瞭規避掀起的風浪,也為瞭在局勢不妥的情況下隨時中止這項計劃,接受這個“由天後發起此事”的建議。
一項政令,風險大的同時,收獲也必然很大。
他的頭風病癥讓他被迫選擇瞭由妻子處理政務,又開啓瞭二聖臨朝的局面,但他不會忘記,天後的權力該當是由天皇賦予的,而不像是如今這般……
就算李治不想承認也不得不承認,或許讓朝堂之上隻有天後一人處斷政務,她也會將這下頭的權勢博弈給處理得很好。
那麼一旦這個科舉糊名的諫言由天後提出,又如同這銅匭上書一般被順利推行,那些因為這份創舉而得到入仕機會的人,恐怕不會因此感激於放任這項政令推行的天皇,隻會向著敢於站到臺前和世傢叫板的天後。
從天子門生,變成天後門生。
李治下意識地不希望看到這樣的改變。
大唐的兵權,已經隨著安定的崛起,仿佛不再能夠為他所掌握。
難道這朝堂之上的聲音,也要全部歸附於天後門下嗎?
這讓他這位天皇情何以堪!
“陛下在猶豫什麼呢?”武媚娘忽然出聲,“您也別怪我將話說得難聽,安定前陣子在朝堂之上訓斥郭待封所說的一點也沒錯。”
“平心而論,若是他隻憑借著自己的本事,能在評級之中被歸入上第嗎?”
顯然不能。
顯慶四年的這一次科舉,正是李治在頭風劇烈發作之前的最後一次親自試舉。
彼時的李治正當大權在握的意氣風發,所以對於為大唐死戰而亡的將領後人,自然不會吝嗇於一個破格的提拔。
上一篇:叶罗丽之肆意而为
下一篇:叶罗丽:满级大佬闯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