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周]问鼎(939)
作者:千里江风
可在這等性命相博的交戰中,他的這陣猶豫格外致命。
刀光晦暗卻鋒利得驚人,也變成瞭他在生命最後看到的東西。
雨水很快將這把被拔出的長刀上的血色給沖刷瞭下去,與這唐軍士卒臉上毫無消減的戰意相互映照,直沖下一名士卒而去。
而在這一刻,對於這剛剛解決瞭一名對手的唐軍士卒來說,他想要感謝的,並不僅僅是他們這邊所擁有的天時地利,還有在安定公主這位主將手底下從不需要擔心被錯漏的戰功。
雖然眼下對這些負責記錄戰功的人來說真不是個好天氣,但在那名吐蕃士卒倒下的同時,在大唐這邊的隊伍裡,還是有人從腰間翻找到瞭那根對應的繩索,快速地往上面打瞭個繩結,將這個人頭戰功給記錄瞭下來。
眼見這樣的一幕,其餘士卒又怎能不繼續賣力地往前。
在他們面前的不是吐蕃的堅城堡壘,也不是十萬人擰結在一處發起的抵抗,而是十萬份戰功,隻等著他們拿到手中。
城墻已經被先一步炸開,少掉瞭那一份先登的功勞,但別忘瞭,還有斬將奪旗的功勞擺在他們的面前呢。
別忘瞭安定公主說的話——
今日必擒欽陵贊卓,生死不論,都算上功!
“殺——”
烏海一帶的平曠,原本是最能發揮出吐蕃騎兵沖鋒能力的條件,卻在此時,變成瞭如狼似虎的唐軍疾沖的場地。
欽陵贊卓的調兵速度已算不慢,甚至在臨戰之中還做出瞭一番緊急宣講,以圖抹消掉唐軍炸營造成的影響,可他終究是人不是神。
他無法在此刻召來吐蕃信仰之中的神靈,朝著唐軍方向投去用於反擊的利器。
也無法在士卒營嘯動亂之中,將軍情戰報以最快的速度傳遞給十萬人。
更無法在唐軍兵分三路殺入大營之內的時候,有三路獨當一面的將領做出還擊。
吐蕃自詡的勇猛,也終究無法改變一個規律:
當營中士卒的死傷超過三成的時候,隻有最為訓練有素的隊伍才不會被恐懼把持頭腦,直接潰敗而逃。
很遺憾,他所統領的是十二萬人,不是兩萬人,這其中還有太多尋常兵卒。
以至於在這一片兵戈相接的激戰之中,唐軍勢如破竹的攻勢,正是壓倒這營地之中士氣的最後一根稻草。
不,應該說,還有一根稻草。
跋地設在他的下令中帶領精銳迎戰,試圖奪回唐軍對中路營地的控制,也同時挽回士氣,可他遇上的,卻是同赴此地的阿史那卓雲和李素筠,而後倒在瞭一支從紅羅金書箭袋中抽出的利箭之下。
宣城公主用自己的行動證明,她能作為將領先一步抵達前線,絕不僅僅是因為她能被吐蕃誤認為是安定公主,而是因為,她本就是此戰之中的一員重要將領。
但這條對於唐軍來說的喜訊,對於吐蕃來說,卻是莫大的噩耗。
交戰到此刻,這場雷鳴電閃的暴雨已經減弱瞭幾分雨勢,可欽陵贊卓隻覺一陣陣徹骨的涼意隨著雨水的落下,一直滲透到他的肺腑深處。
身旁親衛提醒道:“大帥……我們走吧。”
他們先在大非嶺損失瞭兩萬多的精兵,又被唐軍以這等離奇的方式搶占去瞭先手,現在士卒外逃的外逃,投降的投降,他們哪還有翻盤的機會。
與其等到護持在側的士卒都盡數為唐軍所殺,他們才真是走不瞭瞭。
這一戰後,或許吐蕃的勢力必須收縮到隻剩衛藏四如的區域,但這等藏原環境下唐軍不可能長期駐軍數萬人在此,憑借著欽陵贊卓和贊悉若的本事,他們還有卷土重來的機會。
“走?”欽陵贊卓喃喃。
他倒是想走,也想帶著更多人離開此地。哪怕先後數次的奔逃對於一名想要留名史冊的主將來說簡直是個奇恥大辱,他也必須盡全力為吐蕃爭取到一個反擊的機會。
可此刻減弱的雨勢已能讓他留意到唐軍的動向,便也讓他察覺到瞭一個令人絕望的事實。
要在十萬人之中找到一個尋常的士卒,可能很難。
要在吐蕃兵馬的動向中找出那個發號施令的人,對於身經百戰的大唐主帥來說,卻絕沒有那麼難。
在他的背後,吐蕃的軍旗早已不知道去往瞭何方,然而在他的對面,唐軍主將的那面“李”字大旗卻還能在風中招展,堵截瞭他的全部退路。
明明還有飛濺的泥水和雨幕共同構成瞭面前的視線阻隔,他卻好像能夠清楚地看到那張此前在夜色裡見到過的臉。
上一篇:叶罗丽之肆意而为
下一篇:叶罗丽:满级大佬闯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