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周]问鼎(899)
作者:千里江风
在半月前,有一條消息傳至西海都護府,聲稱在吐蕃境內有兵馬異動,還與此前征討象雄、勃律等地的動靜大不相同。
算算吐蕃在這幾年間的積累,若要趁著大唐動亂災荒之時來襲,方今就是最好的時候。
即便吐蕃曾在大唐舉行封禪之時極有禮數地上表稱臣,又在近年間從未斷過對大唐的歲貢,依然不能對他們放松警惕。
在此封奏表送往長安的同時,吐谷渾沿線各地均為調度兵馬,隨時做好作戰準備,但倘若吐蕃當真意圖畢其功於一役大舉入侵,光靠著邊地駐軍恐怕不足以應變,請求朝廷增兵支援。
龍朔元年弘化公主親赴長安之時的求援沒能得到李治的慎重對待,甚至被問起吐谷渾能支撐多久這樣的敷衍問題。
在這鹹亨元年,弘化公主的長女慕容越抵達長安的時候,倒是隨同她帶來的這份奏書一並,得到瞭天後的用心接待。
“弘化、裴行儉與斂臂女王坐鎮西陲多年,在判斷局勢上應當不會出錯。阿菟此前也說,欽陵贊卓在向她討還祿東贊屍體的時候已可見梟雄之姿,絕不可能願意吃下這個虧還繼續屈居人下。既然吐蕃贊普無力除去這兩兄弟,重新奪回大權,這場由吐蕃發起的戰事就一定會到來。”
武媚娘建議道:“此事商定宜早不宜遲,不如就在明日討論完畢右相之事後,便敲定增兵吐蕃的人選。”
李治點頭,“就這麼辦吧。”
他是不打算再像當年一般,被西域接連起火,甚至有官員殉城而死的情況,打個措手不及瞭。
先將內部的這出麻煩給商討出個結果來,而後,看看到底能對吐谷渾分出多少兵馬的支援。
但甚至還沒等那個更為要緊的兩國相爭問題被拋諸於前,因為劉仁軌的這件事,就已先吵瞭個翻天。
彈劾劉仁軌的禦史官員還算是站在國法規章的角度來說的,在宰相議會之上,就算是李敬玄這樣和劉仁軌有私怨的,也自恃身份,不會說出太過出格的話,到瞭朝會之上就不同瞭。
大唐官員的退休年齡晚,也就讓當年劉仁軌做給事中、諫議大夫官職時候的同僚,還有正在同朝為官的。
就劉仁軌這個脾氣,能交好的同僚才是少數。方今這朝堂之上,便不乏有人覺得,劉仁軌不過是運氣好,做瞭安定公主的老師,又攀附上瞭天後,才能接替許敬宗的位置出任右相。
如今做出這等擅專悖逆之事,正是他原形畢露的時候。
若能將其彈劾下去,雖難免有得罪天後的嫌疑,但又何嘗不是去掉瞭一個競爭的政敵,也討好瞭天皇與太子。
以至於當即就有人跳瞭出來,振振有詞地說道:“劉仁軌此舉看似是在救民,實則是在仰仗於二位陛下的信任,敗壞當地民風秩序。倘若官員隻為獲得足夠的錢財,便自覺救災達成,那也未免太過兒戲。”
“那麼你的意思——是要對他做出懲處瞭?”
“這是自然!”這人斬釘截鐵答道。
可他這四字剛一出口他便陡然意識到,方才的那句問話,並不來自於上方兩位陛下之中的任何一位,而是……
而是來自於含元殿外。
還是一個,對在場官員來說相當熟悉的女聲。
當他愕然轉頭朝著大殿正門的方向望去之時,就見安定公主正自那頭大步而來,面上一派淩厲肅穆的神色。
長安飛雪落瞭一層在她的發間與大氅之上,卻並未掩蓋住其下烈焰如火的顏色,隻讓人更覺她氣場驚人。她的下一句話也已緊隨而來。
“那好!”她站定於殿中,朝著出聲之人看去,語氣如刀,“老師離京之前,我曾親自相送,送他禦賜寶劍一把,請他若覺自己當行公道事便切莫猶豫,凡事以我大唐萬民性命為先。”
“若要論右相之罪,不如先論一論我的罪!”
第215章
問罪?問誰的罪?
在李清月話音落定的那一刻, 還有不少人未能從她的這一番突如其來的宣告裡回過神來。
直到她叩拜於禦前,向天皇天後告罪上朝晚來的時候,那方才突遭一通劈頭蓋臉質問的官員方才回過神來, 自己這出看似搶先的發難,竟是直接撞到瞭一塊鐵板之上。
安定公主突然回來瞭,還顯然是要為她的老師撐腰!
一時之間, 朝堂之中陷入瞭一片沉寂。或許就在此刻,殿外的飛雪風吹之聲還要更占上風。
但這等仿佛無聲對峙的景象, 總還是要有人來打破的。
上一篇:叶罗丽之肆意而为
下一篇:叶罗丽:满级大佬闯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