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周]问鼎(89)
作者:千里江风
許敬宗這老狐貍讓王德儉來告知他這個消息,隻怕也有存心用他投石問路的意思。
但……正如王德儉所說,他李義府又與其餘觀望之人不同。
倘若他不冒死一搏,對於他這麼個本就在邊角的人物,陛下哪會在意他會不會被貶謫到看不見的地方。
李義府咬緊瞭牙關,“好,我寫!”
------
永徽六年五月,在衆多反對廢後的聲音裡忽然殺出瞭一個異類。
中書省右諫議大夫李義府言辭鑿鑿,疾筆千行,力陳武昭儀可堪為後,呈遞奏表於陛下。
陛下大喜,不僅立刻著人查驗瞭李義府的貶官詔令,將其撤回,還為其升官右散騎常侍。
消息傳來的時候,身處於風浪中心的武昭儀卻對這個消息並不意外,還在繼續教授子女習字。
反倒是她懷中的女兒皺瞭皺眉頭,嘟囔瞭一句,“我不喜歡這個名字。”
她不喜歡的哪隻是李義府的名字,而是對方的人品。
李義府,投機倒把的小人一個。
若是拿李義府去和裴行儉相比,那當真是侮辱瞭後者。
可前者升遷後者貶官,從某種意義上也是政局起落的無奈。
“我也不喜歡,”武媚娘沒因為女兒孩子氣的表現而將這句話忽略掉。
她望瞭望窗外,感慨道:“但,這是千金買馬骨啊……”
第26章
千金買馬骨的人, 難道會在乎馬骨頭能不能像正常的馬兒一樣奔跑嗎?
那也未免對馬骨抱有太高的期待瞭一點。
此時的李義府,就是這樣的一塊馬骨。
早在李治與武媚娘決意用貶官升官的區別對待,來進一步挖掘願意站在他們這一方的官員之時, 他們便已經達成瞭一致共識。
願意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勢必要施加重賞,以確保讓其餘觀望之人心動。
所以李義府到底是不是個能獨當一面的人才並不重要, 重要的是他所能夠起到的標桿作用。
或許,也隻有這等有心鉆營的小人, 才敢在此時率先捅出一刀。
可別小看這些小人吶……
------
也正如他們所預料的那樣,當長孫無忌的壟斷沒有影響到李義府的這出升官後, 本就有想法的人紛紛坐不住瞭。
倘若陛下當真聖意決斷到瞭這個地步, 他們為何不趁機在其中撈上一筆好處呢?
尤其是,有些官員本就因沒能和長孫無忌抱團遭到排擠,或因門第出身不高而必須遵循嚴苛的升遷規律, 都在其中看到瞭一份希望。
大唐官員數量本就是超標的。
永徽六年的中央地方官員合計一萬多名,若是按照每年退出去五百人的消耗來算, 補位進來的也應當隻有這個數字,可光是各種途徑獲得任官資格的, 每年便有將近一千五百人。
其中還有些是因辟舉以及門蔭得官,有著非同一般的人際關系,已可算是“內定”的。
而上位升遷更是一筆體力和時間賬。
若這個慢慢磨資歷的路上還多瞭個攔路虎,那就更是難熬瞭。
但現在有人告訴這些人,他們可以選擇將這個攔路虎給搬開, 然後讓這條上升的路徑重新變成一條坦途——
這件事, 他們是做還是不做?
相信但凡有一點眼力見的人都會去做的!
許敬宗這人更是當即領會瞭陛下的意思, 先往長孫無忌府邸中跑瞭幾趟,在勸說無果後, 先將一部分相識的官員勸諫去瞭水患治理的大事中,以示對陛下忠誠。
隨後,他以他這禮部尚書的身份再寫瞭一封奏表,直言皇後數項罪過。
其中一項,便是永徽三年皇後拒行親蠶禮之事。
比起袁公瑜、王德儉以及其他意圖在此時冒尖出頭之人,許敬宗知道,自己還要更有優勢。
他的官職地位更高,所以也比其餘衆人更為敢寫!
那些人至多是在論述武昭儀的傢世,證明她的地位並沒有那麼低,她也能坐得上這個皇後的位置。
許敬宗卻敢直接拿著禮法的名號,悍然對著王皇後開刀,以論證她的“不能”。
更重要的是另一件事。
陛下現在在數位宰相之中還沒有拿到半數贊成票,這對於政令的推行還是多有不利。
那麼當廢王立武的鬥爭到達一錘定音的關鍵之前,陛下勢必要將人擡到這個位置,也將某些人拉下馬去。
李義府和來濟的升遷路線相似,也為陛下充當瞭馬前卒的作用,應當能頂上去。
上一篇:叶罗丽之肆意而为
下一篇:叶罗丽:满级大佬闯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