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周]问鼎(862)

作者:千里江风


可如今這張尚有幾分血色的面容之上,已是一種更接近回光返照的模樣。

又眼見英國公依然在以一個看待晚輩、看待天子的純正目光望向抵達病榻前的他,李治幾乎克制不住地紅瞭眼眶。

李勣顫聲答道:“有些話我應當不必向陛下說瞭,您已是一個合格的天子,無需我來指手畫腳。”

“英國公何必如此說……”

李治下意識地握住瞭英國公的手,便發覺這位老將軍早年間久經戰場的磨礪,讓他縱然到瞭生命的尾聲,還依然在手上力道不小,甚至以另一隻手拍瞭拍李治的手背,仿佛是對他做出瞭一番安慰。

“陛下,我隻有兩件事想說。”

李治哽咽:“你說。”

“一件,是希望我的身後事一切從簡,如今天災橫行,實在不必再多生事,便如陛下早年對我的允諾一般讓我隨葬昭陵,便已足夠瞭。”

英國公說到這裡,語氣已有幾分虛弱,但大約是因為後面的那一件事對他來說更為重要,他闔目休養瞭一陣精神,這才以更咬字清晰的方式開口:“早年間,先帝曾經對我有一句評價,他說我與江夏王不能大勝,但也不會大敗,乃是穩中求勝之將。”

“我追隨先帝平王世充、滅劉黑闥、攻竇建德,先後出征東突厥、薛延陀,所經戰事中的表現確如先帝所說。比起天下名將,我的天賦並不出衆,但勝在有識人之明,和對士卒優待之心。”

“您太自謙瞭。”李治心中暗嘆瞭一聲。

父親對英國公的這句評價,哪是對他能力的貶低,分明是在將他和彼時恃才傲物的薛萬徹相比,比起不能大勝必然大敗、性情極端的薛萬徹,英國公才當真是他李唐的棟梁之才。

那是賢將與才將的對照罷瞭。

比起後者,自然是前者更有能成為托孤之臣的潛質。

事實上,在李治看來,英國公的表現無愧於父親和自己對他的信任。

“是否自謙我心中有數,”李勣目光中越發有瞭一派超脫沉靜之態,緩緩說道:“都說人之將死,其言也善,我也並未到老糊塗的地步,所以不知陛下是否願意信我這個平庸之將,在死前對朝廷將領的評價。”

“您說吧。”

李勣道:“自邢國公病逝後,若我也過世,軍中資歷最老的便是涼國公。”

李治頷首:“不錯。”

安定雖然在軍伍之中的威信很大,對隴右、蜀中、安西、遼東、河南河北道的府兵都有過統領的經歷,但若算起統兵的年頭,確實不如自郕國公改封涼國公的契苾何力。

李勣緩瞭口氣,這才繼續說道:“涼國公雖出身回紇,但對李唐的忠心毋庸置疑,乃是外族將領中的標桿,隻可惜他已年事漸高,倘若西域、吐蕃戰事複起,請陛下謹慎派遣他為將。契苾何力作戰素來不顧己身,我怕他因此折戟。倒是……”

“倒是同屬外邦將領的黑齒常之、阿史那卓雲已可堪大用,或可替代他出任安撫大使。”

李勣咳嗽瞭兩聲,隨後的聲音更是低沉瞭下去,隻好在還足夠讓李治聽個清楚:“薛仁貴、李謹行、高侃等人可以為將,不可為帥。此三人長於進攻,短於戰略,知如何破敵,但需上有旨意。請陛下謹慎用之。”

李治應道:“我明白。”

薛仁貴的帶兵缺漏在其放縱士卒的表現上已可見一斑,李謹行長居遼東,因有安定在旁指點倒是看不出問題,高侃多征戰於雲中、安西一帶,也少有獨立為大帥的履歷,同樣很難確定其能否為帥,但既然英國公已如此說瞭,總要從旁做個參考的。

李勣繼續說道:“裴行儉、王方翼、劉仁軌等人……雖無沖鋒陷陣之能,但有韜略謀劃,可為一方主帥。隻是劉仁軌年事已高,又已在朝中擔任右相,約是不能隨意出征。至於裴行儉與王方翼,他們終為世傢名門出身,非臨危受命……”

大約不能得到過分的提拔。

眼下這兩人一個擔任西海都護,一個出任安西都護,在李勣看來,隻怕已是陛下能允許他們掌握軍權的最高限度瞭。

裴行儉出自河東裴氏,王方翼出自太原王氏,後者還是當年被廢除的王皇後的同族兄長,若說陛下能夠全心信賴於這兩人,李勣再怎麼覺得李治是他看護著長大的,往日有些手段是因逼不得已,也說不出這樣的違心話來。

“陛下,”李勣目光懇切,“算來算去,能在主帥的位置上主持東征西討戰事,還能臨陣應變、變更戰略的,怕是隻剩一個安定公主瞭。”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