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周]问鼎(815)

作者:千里江风


不過他將這話說得坦蕩,盧照鄰卻不敢真的如他所說完全放下心來。

大概是跟隨安定公主經歷瞭諸多事情的本能,和親眼見到過劉神威的炸爐天賦,讓他一聽到兩“船”這樣的數量,就覺眼前一黑。

他甚至覺得,公主留下的剩下幾個任務都沒那麼麻煩瞭。

“其實我也不用這麼擔心的,”盧照鄰一邊將信使送瞭出去,一邊安慰自己,“劉博士怎麼說也是孫神醫的弟子,早年間他也是以救死扶傷為己任的,應該不會惹出什麼麻煩事來。”

“你在說什麼呢?”王勃朝著盧照鄰問。

“啊……沒事,我在說,不知道劉長史收到自己學生的信會是什麼想法。”

李清月給泊汋這邊留守的衆人都各自安排瞭任務,沒道理會讓劉仁軌那邊能有空閑的機會。

除卻今年例行的政務委托,發展當地的駐兵數量與農事民生,還有那新增的信鴿豢養之外,還需勞煩劉仁軌再去當一回出使新羅的使者,將金法敏給邀請前往泰山,一並參與到封禪當中來。

王勃扯瞭扯嘴角:“那你還不如想想,新羅王是什麼想法。”

劉仁軌當年火燒海船之時的戰績,王勃也有所耳聞,他成為熊津大都督府長史,代替安定公主管轄百濟故地的種種表現,王勃身在泊汋也多有聽聞,想來這等人物也不會因為學生的接連升遷而失態,反而該當為自己能教出此等人物而覺自豪。

相比之下,新羅王就真是有點慘瞭。

希望他在啓程上路之前,能將自己的情緒給收拾完畢吧。

“行瞭,不想他們瞭,說說我將你留到最後來說的這件事吧。”盧照鄰收回瞭朝著遠處望去的目光,轉到瞭王勃的身上。

見他面上的認真之色一覽無餘,王勃忙道:“你說吧。”

“公主說,此次封禪持續時間不短,若是我們人都走瞭,不利於當地百姓的教化,所以想讓楊令明留在此地,繼續負責此地的文教,也繼續教授姚元崇與祚榮和縣中官吏。”

畢竟他才因為“避禍”跟著澄心往廣州走瞭一趟,現在也正是時候,沉浸下來將他的遊歷收獲做出一番整理。

“至於我們兩人,到五月裡必須前往泰山,若是時間周轉得開的話,最好能早一點與她會合。”

盧照鄰向來心思闊達,在轉述李清月於信中提及的話時也不例外。

“公主的意思是,你當年那篇《順天門班師頌》深得陛下喜愛,這兩年間的文辭還愈發老練瞭,在歌功頌德的大場面上,怕是少有人能與你相比,正該在此時一展身手。”

李清月的這個評價,還真不算是在瞎說。

以被謀反處死的上官儀為例,他的詩文風格雖然一改南朝浮誇雕琢之風,但仍因長年往來於宮廷,少瞭慷慨雄渾之氣,雖有婉轉工整的妙處,卻也正被拘泥在瞭其中。

大抵是因李治此前對於上官儀的器重提拔,讓其身邊聚集瞭一批文人墨客,均以他為首,便將這等詩文風格擴散瞭出去。

可若要用來歌頌泰山封禪,此等風格絕不適配!

反倒是出身北地的盧照鄰,以及駢文落筆如有天助的王勃,尤其適合此等場合。

特別是後者。

他若來寫,必定既能滿足李治對於封禪泰山盛事的吹捧誇耀,又能為此等大場面更增一份蕩氣回腸的氣勢。

安定公主如此厚望,怎能不令年僅十五歲的王勃感到莫大的壓力。

反倒是楊炯先安慰瞭他一句:“放輕松點,我猜安定公主選你前去還有個原因。”

王勃奇道:“什麼原因?”

楊炯回他:“你是知道的,我這個人吧,隻擅長於五言律詩,又因為早年間應付神童科還有些背誦經文的匠氣,近來先往遼東後往廣州,多見世面,體察風物,才有所改變,但仍不足以用五言來寫盡封禪之鼎盛。你不一樣——”

“你字多。”

王勃:“……”

喂!這話聽起來完全不像是一句誇贊好不好。

但也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安定公主平日裡的作風,讓人覺得楊炯所提出的這種猜測還真有其可能性,又或者是這句插科打諢讓人笑瞭一陣,王勃倒覺得,想到要為封禪提筆作詩,他心中的緊張情緒終於紓解瞭不少。

無論是因為字多還是風格適配,安定公主既然選擇瞭他,他便絕不能讓對方失望!

再看他的那些同僚們,又有哪一個不是因安定公主的這份信投落在泊汋地界上,進入瞭整裝備戰的狀態。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