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周]问鼎(687)

作者:千里江风


細邏奴的面色微變。

若非他在與各方詔王的往來與爭鬥之間早已養成瞭一番沉穩脾性,也便是那等神龍現世的離奇之事才讓他不由自控地失態,他險些要因唐璿的這句話跳起來。

他腦中快速飄過瞭若幹個想法,努力按捺住瞭有些緊繃的心緒,開口發問:“大唐……怎麼突然想打吐蕃瞭?”

還突然想到讓他這邊一並參與發兵援助。

這和早年間協助大唐一起平定大小勃、平定入侵嶲州的一方詔王、平定邛部蠻族這些事情,一點都不一樣。

大小勃戰事之後,蒙舍詔得到瞭大唐的許可,吞並瞭古建寧國所統轄的白崖,擁有瞭一片富庶的領地。

對其他詔王的軍事行動進行打擊,讓他作為六大詔王之一的地位快速擡升,直到能壓制住其餘五方。

邛部叛亂被平定後,細邏奴趁機收取瞭不少邛部族人到自己的麾下,壯大他的國中戍守隊伍。

在發兵支援的同時,他都能從這樣近距離的配合作戰裡拿到足夠的好處。

但發兵吐蕃,卻顯然不是這樣……

唐璿:“鄰敵在側,又有進犯中原的想法,難道不應該打嗎?”

“不不不,我不是這個意思,”細邏奴頂著唐璿忽然嚴厲起來的質疑目光答道,“我隻是覺得,從這個方向進攻吐蕃,是否與唐軍往日的調兵方略多有不同啊。”

細邏奴從沒將自己的眼睛隻集中在面前的一畝三分地上,也就自然對吐蕃和大唐的接壤地界多有瞭解。

無論是從河湟谷地出日月山口發兵,還是從劍南松州出兵,都距離南詔還有很遠的距離,根本不應該出現讓南詔配合用兵之事。

然而回應他的卻是唐璿的一聲冷笑,“我本以為,蒙舍詔王先立足在龍於圖城,後起傢於邪龍川,應當對於地勢之利有著深刻的瞭解,怎麼倒是先問出瞭個愚蠢的問題。連你尚且不能想到大唐欲自西南動兵進軍吐蕃,吐蕃那頭又如何能做出有效的防衛,顯然要比其餘各路更為合適。”

“還是說——你確實想到瞭,但你不想投入人力物力做出聲援?”

蒙舍詔王連忙答道:“這倒不是。”

可他心中卻不由苦笑。聲援隻需要表明態度,如今卻是真正意義上的支援,哪裡是能相提並論的。

偏偏這位來使也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官位不低的緣故,在語氣裡很有一番咄咄逼人的態度。“若是如此就好。我方的行軍大總管說,南詔向來表現聰明,很懂中原的一套國事往來的原則,應該不會做出個錯誤的判斷。”

蒙舍詔王問道:“什麼原則?”

“遠交近攻咯。”唐璿答道,在語氣裡渾然不覺,這話到底帶給瞭蒙舍詔王多大的壓力。

他還旋即又在請人繼續斟酒的動作後,漫不經心地朝著蒙舍詔王看來,“您覺得,大唐是遠,還是吐蕃是遠?”

蒙舍詔王:“……”

他該當慶幸,在此時的蒙舍城中,在外耕作的百姓恰好到瞭歸傢之時,遵照著洱海的風俗唱起瞭山歌。那嘹亮悠遠的聲音一直飄進瞭他的王城之中,變成瞭今日宴席之間的伴奏。

也讓他在此時稍稍有些緊張的吞咽唾沫之聲被藏匿在瞭下頭,應當並未被外人發覺他的異常。

可饒是如此,對於唐璿提出的這個問題,他依然覺得有些難以回答。

遠交近攻這個方略,和他近年間在洱海地界上所做的確實相符,但當它被套用在吐蕃、大唐和他南詔之間,讓他從中選出個遠近來的時候,卻真像是個送命題!

吐蕃和大唐都與南詔接壤,按說誰跟南詔的距離都是一樣的。

若是他說大唐是遠,相應對於吐蕃采取的就是交戰態度,正符合大唐的訴求,卻也容易帶來另外一個問題。

距離大唐遠?天高皇帝遠的,誰知道他是不是真想做出什麼不法之舉。

大約是局勢緊急之時更容易誕生出妙招,他忽然意識到瞭什麼一般,臉上的神情舒緩瞭幾分,答道:“遠交近攻、尊王攘夷之道,用在春秋戰國這樣的諸侯國林立之時,才真能以此等言論評說,如今南詔所在的洱海,不過是大唐一隅,我這位蒙舍詔王名為國主,實為大唐的巍州刺史,合該與大唐同心殺敵,哪裡是按照什麼遠近關系來區分進攻與否的。”

見唐璿的臉上既有幾分對他這個答複的意外,又流露出瞭幾分滿意之色,細邏奴當即心中一定,意識到自己的這一關算是過瞭。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