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周]问鼎(261)

作者:千里江风


當年敢於彈劾褚遂良的韋思謙,原本在褚遂良被重新起複之後遭到迫害貶官,隻能做個縣令,現在也被重新起複到瞭長安,做個右司郎中。

劉仁軌因早前的李義府一案,多少受到瞭王義方的牽連,被李治又貶官回到瞭給事中的位置上。

但在顯慶四年,又找瞭個理由重新升瞭回來。

為的正是讓其好好教導他那個活潑過頭的女兒。

而如果說韋思謙、劉仁軌等人隻算是低品階的官員調度的話,那麼其餘的分量就重多瞭。

早在李治還是太子之時就與之關系極好的上官儀,在這一年出任中書侍郎。

雖不是中書令,但既得到瞭同中書門下三品的名頭,就也榮升為瞭宰相,堪稱文臣之中升遷最快的。

武將之中,則以蘇定方的上升最快。

但這真是一點也不奇怪。

西突厥之戰,阿史那賀魯能被徹底剿滅,並未逃逸而走,蘇定方居功至偉。

在阿史那賀魯被處斬後,蘇定方就因功升遷為左驍衛大將軍,同時加封為邢國公。

顯慶四年,他再次領兵出征西域。

這一次的目的是安撫西域邊陲,拿下叛亂的鐵勒分支。

早前數年的圍剿西突厥之戰,大大豐富瞭蘇定方輾轉西域作戰的能力,而鐵勒思結部首領都曼的能力也遠不能和阿史那賀魯相比。

所以蘇定方並沒有辜負李治對他的期待,快速地將其擊退。

他甚至還在攻破蔥嶺各部的聯合反叛前,還先打出瞭另外一場以少勝多的戰績。

對手正是日漸崛起的吐蕃。

李治聞訊大喜,為其加官左武衛大將軍,還為他的兒子蘇慶節也加封瞭武邑縣公的爵位。

同時在戰場上展現出其崢嶸本領的還有一個人,正是此前被李清月送別出征的薛仁貴。

早在去年長安陷入政治風雲的時候,薛仁貴就已作為程名振的副將參與征討高麗,在貴端城一戰中擊敗瞭高麗前軍。

由薛仁貴所統帥的這一路兵馬斬首高麗軍三千多人。

數年的宮廷戍衛生涯,非但沒有磨滅薛仁貴作戰的鬥志和領兵打仗的能力,反而像是一段對他而言必不可少的積澱。

在被放出長安後便直接展現出瞭其大將風采。

薛仁貴在萬年宮時的立場也讓李治欣賞有加,如今又確實立下瞭戰功,便給瞭他以單獨統兵的權力。

於是在顯慶四年的橫山之戰中,高麗將領便瞧見瞭讓他們尤為恐懼的一幕。

四十多歲的唐軍將領正在巔峰,比之昔年的白袍小將時期還猶有過之。

薛仁貴一面調度軍馬攻破敵陣,一面又自己身先士卒,策馬挽弓,殺奔在前,每一支射出的弓箭都必定能帶走敵人的性命。眼見高麗那方也有一位擅長射箭的將領,薛仁貴竟單騎突入,硬生生將人給擒瞭出來。

在此等勇烈的攻勢面前,高麗節節敗退,直到高麗國主不得不獻上投降的國書。

李治當即將薛仁貴任命為右威衛大將軍,加封平陽郡公。

誰都能看得出李治在這一年是何等意氣風發。

事實證明,他除掉長孫無忌並不是在給大唐自斷臂膀,而是在鏟除其繼續騰飛的障礙。

東西兩路的戰況勝勢,用一種最為直白的方式,向著境外昭告著大唐的強盛。

而境內,因長安洛陽之間的運糧通道被打開,今年關中糧食的小小減産並沒有影響到糧價的波動。

起碼以李治看來,這依然是一番國傢安泰的樣子。

這讓他有瞭底氣,再開一場制舉,甚至親自策試瞭將近九百位舉人,繼續替換那些在他看來能力不足的官員。

這一番忙碌的文武並進,到瞭顯慶四年的年末才稍有收斂。

李治大概也覺得自己有點累瞭,覺得需要以另外的一種方式來彰顯自己的帝王威儀。

於是在顯慶四年的年末,他在武媚娘的建議之下,啓程前往並州省親。

留下瞭今年八歲的太子李弘在長安監國。

這場並州省親,簡直是天子權力財力的彰顯,但若要李清月看來,這番省親的目的最大的受益者顯然不是李治,而是阿娘。

因為正是在這出省親之中,皇後隻能在內殿接見女賓的規則被做出瞭改變。

取而代之的,是皇後將親族鄰裡一並宴請在正堂之上。

此外,除卻對並州官員和與會之人的賞賜,也給城中年過八十的年長婦女授予瞭郡君名位。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