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周]问鼎(171)

作者:千里江风


可若是讓她隻將自己想出的那些舉措就此壓在心中、閉口不談,又是一種何其煎熬的折磨。

她也自女兒的鼓勵中,極其大膽地生出瞭一種“我能做出更多改變”的野心。這份目前還不為外人所道的心思,隨著這幾個月間的發酵,在夏日的熱浪之中,終於被推向走出的第一步。

她有兩個選擇。

一個便是通過向李治的諫言樹立起自己的威望,一步步博取陛下的信任,直到能將她完善出的科舉諫言給名正言順地提出來。

另一個就是去接觸有潛力有能力的官員,經由他們的手將這份建議呈遞到陛下的面前。

但事實上這兩個選擇是可以同時進行的。

別看朝堂之上李義府、許敬宗等人支持她坐在皇後的位置上,可這兩人揣度的從來都是天子意圖。

跳出長安這片天地,才能有讓她挖掘人才的機會。

所以她最終選擇,以建議遷都洛陽切入!

這是她反複斟酌之後,選擇的一條最有利於她發揮的建議。

這其中既有突破限制的大膽,也依然切中在李治的利益要害。

哪怕方才的這出諫言無人旁觀,但武媚娘自己便是自己的觀衆,也審視著自己的表現,讓她可以做出一個判斷,她果然長進瞭不少啊。

帶著這份滿足感,她收回瞭目光,朝著外頭的宮人問道:“方才陛下在此的時候我好像聽到外頭有動靜,什麼情況?”

當即有人上前兩步彙報,“是安定公主過來瞭,聽說您和陛下摒退瞭隨侍宮人,可能不希望有人打擾,就先自己離開瞭。走之前讓我們給您傳一句話。她說她去送別薛將軍,要見識見識將軍出征的風采。”

武媚娘扶額,“她怎麼什麼都要摻和一腳。”

但想到女兒這副生機勃勃的樣子,真讓人心中寬慰,她這日漸擴張起來的關系網,也難保不會在哪一日就派上用場,她又覺得這也不算什麼事情。

何況,小孩子總該有些大人沒有的“特權”。

薛仁貴啊……

自永徽五年伴駕萬年宮,薛仁貴以隨駕將領的身份屢次在陛下面前冒頭,卻一直隻是個北軍統領,時至今日才得到瞭準允其出戰的機會。

李治也沒有違背自己對薛仁貴給出的承諾,確實將他派遣去瞭對他來說熟悉的地方。

不是別處,正是高麗。

貞觀末年唐太宗親征高麗,雖達成瞭駐蹕山之戰的大勝,但終究還是因軍糧運送不及,被迫自安市城下退回。

後又因唐太宗病故,李治暫時停止瞭對高麗的征討。

直到永徽六年,才令留守遼東的老將程名振支援新羅,反擊高麗和百濟聯軍攻取新羅的軍事行動。

到瞭今年,大抵是覺得唐軍已將絕大部分的精力都放在瞭西域之戰的收尾上,根本無暇顧及他們這一頭,沒被唐軍徹底打痛的高麗又有在邊地蠢蠢欲動的架勢。

李治才不慣著這群人。

他現在人在洛陽,不愁糧食,今年又是個風調雨順的好年頭,拿出點精力來打一頓鄰居還是能做到的。

他當即下令,讓薛仁貴擔任程名振的副將,隨同他一並征討高麗。

薛仁貴當年能在太宗親征高麗的戰場上大展威風,如今也自然該當再為大唐立一戰功。

不過因他此次出征並不是將兵馬自洛陽帶出,而是前往遼東走馬上任,又隻還是個副將,李治也隻是在將委任詔書交給他的時候,特意對他又叮囑瞭兩句。

無外乎就是他遠離戰場多年,千萬不要上去就一味莽進。

與程名振這個頂頭上司也得相處好關系,別出現什麼戰事上的分歧,影響作戰結果。

想來薛仁貴能在萬年宮中同樣勸阻他貿然應戰大食,心性上是早已打磨成熟的,這幾句話也隻是為瞭顯示他對薛仁貴的重視而已。

哪怕沒有什麼天子送別,厚禮以待,即將重回戰場的薛仁貴依然感到好一陣熱血沸騰。

有天子如此,他怎能不打出一場耀眼的戰績,以回報陛下對他的知遇之恩!

更讓他感到意外的是,當他行將自洛陽城外動身的時候,居然迎來瞭一個意外來客。

他朝著之前的副將阿史那道真看去,見這大大咧咧的傢夥摸瞭摸自己的腦袋,一切盡在不言之中。

他連忙朝著自馬車中走下來的小身影行瞭個禮,“安定公主怎麼來這裡瞭?”

李清月朝著薛仁貴起行的隊伍看去,見他行裝簡樸,隻帶著從屯營中選拔出來的幾位親衛,但行將真正參與戰事的快意,依然能顯示在這隊列之中。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