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周]问鼎(1110)

作者:千里江风


婁師德果斷地說:“由我親自帶著這些人北上。”

高侃能在必要的抉擇中放棄太子,他也能放手一搏!

這些支援的士卒也需要一個能承擔起指揮責任的人。

而若要算起騎射工夫,他雖不能跟武將相比,但也沒到拖後腿的地步。

這便是他該當去做的事情。

他朝著狄仁傑看去,語氣誠懇:“有你這個不會被人所誆騙的人坐鎮後方,我也要放心得多。我相信,你若是收到我需要支援的消息,也會知道做出什麼決定更為合適的。”

這句話,對於並未共事太久的兩人來說,真是一句很重的承諾。

若非狄仁傑知道,現在不是他們有這個工夫客套的時候,非得為這一句,和婁師德喝上一杯。

但現在他說的卻是:“我看光是你帶兵出征不夠。突厥人的想法我們大概能猜到,那鐵勒仆固部的想法呢?”

狄仁傑思索瞭片刻,繼續說道,“若按照高將軍讓阿史那將軍傳訊之時所說的那樣,仆固部大有可能會選擇救援。但對於長年處在羈縻寬松環境下的仆固部能否全然相信,還是未知之數。”

“傳訊長安,再由長安發兵,大軍推進起碼也要月餘時間,這其中的變數太大瞭!”

這是一句相當客觀的真話。

狄仁傑摩挲著那把就擺在他面前的寶劍,眼中閃過瞭一抹決絕之色。

他在考慮的,其實不僅僅是仆固部,還有草原上其他受到大唐約束的都督府。

這些人甚至不在高侃緊急傳訊的範圍內,卻勢必會很快收到唐軍出事的消息。

若是突厥人真抱著漁翁得利的想法,也必定會將這些消息給擴散開來,讓局面越亂越好。

必須還有一支隊伍,能以更快的速度加入到前線戰場之中,以確保能在關中重定主將並抵達此地之前,將一部分作亂的隱患給打擊下去。

婁師德聽懂瞭狄仁傑的話,當即將目光轉向瞭輿圖之上。

“以進軍的速度來說,要最快抵達多濫葛部所在,還有一個地方的人和我們現在的位置相差無幾,隻是差瞭報信的時間。”

他伸手指向瞭那頭,總算感覺到瞭一種說不出的慶幸。

因為那裡,正是安定公主所統轄的安東都護府!

大唐可用的將領有不少人都在那裡,宣城公主也在那頭。

當安定公主的佩劍和狄仁傑的分析被一並送到那裡的時候,那頭也更有機會以最快的速度出兵平叛!

甚至那一路人在抵達多濫葛部之前,會先經過仆固部的地盤,倘若那頭也懷有異心的話,正好能夠將他們給震懾下來。

在得出這個結論的瞬間,那把已然擺在他們面前的佩劍,讓本已置身於風浪之中的狄仁傑和婁師德,都感覺到瞭一種說不出的慶幸。

他們絕非處在孤立無援的狀態之中!

狄仁傑轉向瞭那些報信的信使,“我想勞煩你們分作三批,一批隨同宗仁前往調兵,一批前往遼東報信,另外一批隨同我們這頭的人一起前往關中。如何?”

那為首的信使應道:“理當如此。”

他們當然沒有意見。

身在並州都督府的狄、婁二人沒因為事情的難辦就舍棄他們的高將軍,反而在抽絲剝繭之間將當前的局勢分析瞭個明白,對於他們這些接連疾馳奔行半月有餘的人來說,簡直是一出意外之喜。

沿途之間對於高侃安危的擔憂,半道驚見郭待封屍首的惶恐,也都因為這些有條不紊的安排,暫時平息瞭下去。

“那就辦事吧。”婁師德直接起身點起瞭人,“並州這邊早已備好瞭後續的補給,正好在此時派上用場。”

隨著婁師德的下令,自此地為中心一批批人手各自朝著目的地快速進發。

即將先一步北上的府兵和後勤兵馬點齊瞭五千之數,連帶著押運的軍糧武器一並動身。

勝州、雲州、朔州相繼收到瞭狄仁傑的消息,以最快的速度點齊瞭境內可用的兵將,鞏固邊防沿線。

河東道、關內道有司相繼收到軍情疾報,雖因並未得到出兵號令不能擅動,但在狄仁傑的建議下,他們必須做好隨時調兵的準備。

軍情則以沿途百裡加急的方式繼續朝著關中傳遞。

而另有數匹快馬朝著安東都護府的方向而去,為首之人背負的,正是安定公主的那把寶劍。

但狄仁傑現在仍不可以休息。

婁師德親自領兵支援高侃,意味著他狄仁傑需要繼續留守後方評估局勢。在真正的主事人到場之前,他不能有任何一點懈怠。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