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周]问鼎(1108)

作者:千里江风


可對於大唐這邊,便是實打實的噩耗瞭。

“去取輿圖來。”婁師德果斷朝著一旁吩咐。

他面沉如水地朝著這些報信之人看去,見狄仁傑此刻不知在想些什麼還未開口,便當先問道:“你們之前說,高將軍所帶的軍糧隻能支撐一個月,到現在是多久瞭?”

信使沉痛萬分地答道:“十七天。”

整整十七天。

這還是他們幾乎沒考慮馬匹的消耗,全力奔襲的結果。

按照高侃原本的計劃,其實是讓他們盡快報信郭待封,讓他趕去會合的,起碼能趕上這個時間。然而郭待封為敵所伏擊身死,導致他們不得不往更遠的地方來報信。

“調兵需要時間,趕路也需要時間。”婁師德的臉色有些難看,好在他並非初為官員,還能沉得住氣,也知道在此時的局面下,他和狄仁傑必須對得起天後重托,先做出一番應對來。

他想瞭想,又道:“懷英,我看高將軍那邊的情況,我們也得先做好最壞的打算。”

在草原之上的斷水斷糧相當可怕,他們的軍營也不似中原城池一般還能稍有懈怠防守之時。內有物資匱乏,外有帶著太子的鐵勒強兵,但凡高侃沒能撐住,便是滅頂之災。

但婁師德總算還和高侃有過一點往來,也曾見過他在藏原之上是如何訓練兵卒的,對他還有僅存的信心,希望他能夠挺過這一關來。

隻是當婁師德一邊接過瞭扈從遞過來的輿圖,一邊將話說出口的時候,他還是這樣分析道:“倘若關外兵馬俱喪,單於都護府也出瞭變故的話,勝州、雲州、朔州三州必須盡快組成迎接北部兵馬的第一道防線,而後調度河東道其餘各地府兵北上抗敵。”

這是一個最壞的打算。

婁師德的頭腦在當前的困境之中還很清醒,這讓他在想著高侃那邊情況的同時還在想一個問題。

郭待封身死的位置,遠比鐵勒人和高侃對峙的位置距離單於都護府更近,甚至還比那些信使更早抵達此地,卻不知道這一路人馬的身份,和他們現在所在的位置。

也就意味著,現在還有另一雙眼睛正在附近盯著他和狄仁傑的一舉一動,一旦他們的決策有任何一點破綻,都有可能被對方找到機會。

“你說得沒錯,相鄰單於都護府的三州必須嚴防死守,同時弄清楚單於都護府那邊的態度。”狄仁傑終於開口回道。

前面這件事其實是最好辦的。

不涉及讓這三州的府兵越界出兵,隻是通報戰況緊急戍守,以他們二人水陸運使的身份就能辦到。

另一件事也不難決斷,正是要將這條消息盡快讓人傳訊長安,告知天皇天後。

但最後兩件事情不簡單。

一件,是嘗試北上解高侃之圍。

另一件,便是提防那個潛在的敵人。

狄仁傑和婁師德在此刻都能從對方的神情中看出一個問題——

高侃這個人,到底救不救?

或者說,他們能否擔負起這個臨時做出決定、先斬後奏的後果,並且確保戰情不會因為他們的決定而惡化下去。

能自地方官員被選到中央,對於他們兩人來說都付出瞭十多年的時間為代價,走出的任何一步都需要小心謹慎。何況,今日的戰況是因為太子李賢導致的,和他們兩個其實沒有多大的關系。

換句話說,隻要他們能確保並州大都督府不失,他們就沒失職。將全部精力放在一件事情上,也顯然要比分心其他事情要容易得多。

倘若貿然北上救援,反而很有可能會引來更壞的結果。

但對這個問題的思量,好像隻在狄仁傑的腦子裡過瞭很短的時間,婁師德就已看到狄仁傑將一把劍拍在瞭桌案上。

那是一把——安定公主的佩劍。

當日右相和狄仁傑前往河南道巡查災情的時候,安定公主便將這把劍送到瞭右相的手中,而這一次,狄仁傑和婁師德二人前來此地周轉軍糧也作為後援,安定公主依然將這把劍交到瞭他們的手中。

那是安定公主在告訴他們,在必要的情況下,他們能以她的名義行事,越權調度府兵。

也想必,安定公主在將這把劍交托到他們手中的時候,就並不希望他們隻是按部就班來辦事。

而在方才的信使告知中他們也知道瞭,高侃寧可受到鐵勒以太子的性命對他們做出威脅,也要保住士卒的性命。

這樣的人,難道不值得他們去救嗎?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