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周]问鼎(1079)

作者:千里江风


李清月仍想再說:“陛下!”

“行瞭,不必再說瞭。”李治打斷瞭她的話。

在此刻他顯然不會覺得,安定這是當真在分析戰局,為太子李賢的安危擔心,隻會覺得,這是在試圖阻攔他要讓太子與安定分庭抗禮的計劃。

這鎮國安定公主的位置他已經給出去瞭,他也並未幹涉於安定在遼東要如何治理,那麼她又為何要約束到他的頭上去!

天下何來這樣女兒對著父親步步緊逼的道理。

“我意已決,半月之後,太子與李相等人自長安啓程,統關中府兵前往單於都護府,與高將軍和阿史德契骨會合。”

他望向李清月的目光中更多瞭一份冷意,“你若再勸下去,我就要同你算算這個擅離職守之過瞭。”

李清月:“……”

這等死不悔改的表現,她是早已預料到瞭,但她也是真沒想到,從李治的嘴裡還能蹦出這麼一句問罪之詞來。

若非她早已看透瞭李治的猜忌戒備,又若非她自小便對這位李唐天子沒有多少真正的敬畏之心,並不拿自己真當作是他的臣子,隻怕在聽到這句話的時候,要在心中有一番翻江倒海的情緒。

可她自己並不覺得失望隻覺可笑,在這朝堂之上的臣子看到的,卻是安定公主在驚聞這一句後愕然地看向瞭上方的天子,卻或許是因為意識到瞭自己再多說什麼也已沒什麼用處,幹脆緘默不語地站回到瞭隊列之中,再未多一句言語。

無論陛下是要算她並未在此時駐守遼東,還是先於敬懷太子靈柩回返長安,理由都過於生硬瞭!

偏偏君王的權力在先,眼看就連安定公主的勸諫都沒有瞭用處,太子出征已成板上釘釘的事實,其他人又還能說什麼。

難道真要為瞭陛下這個決定以死相諫不成?

可就算已經接受瞭這個事實,當步出這大唐腹心的含元殿時,契苾何力還是忍不住唏噓感慨:“陛下他……他變瞭啊。”

他怎能在朝堂之上說出這樣的話來!

對於一力匡扶社稷的人來說,這樣的一句話真是太傷人瞭。

昔年英國公和邢國公還在世的時候,陛下他分明不是這樣的。

怎麼到如今卻好像是因風疾纏身的緣故,變得更難以接受別人的意見瞭。

但他剛長嘆一聲繼續往外走去,就聽到瞭安定公主在旁的一句低聲回話,“涼國公這話說得不對。”

契苾何力轉過頭來,面色略有幾分尷尬。

李清月笑瞭笑,“我的耳力一向要比旁人強,聽到瞭您那句自語,就當我也是當事之人,姑且做出個評價吧。”

見李清月伸手示意,契苾何力隨同她往旁邊走出瞭兩步,避開瞭散朝之後的人群。

確定這出交談不會被旁人聽到後,李清月方才繼續說道:“您說他變瞭,但有沒有一種可能,他從來都沒有變過呢?隻是……”

“當年他要除掉的障礙是長孫太尉罷瞭。”

李治對於權力的死守不放從來沒有變過,在這一方面來說,他當真是個很“合格”的君主。

相比於南北朝數百年間和世傢共治天下以求一夕安寢的帝王,李治絕對能算是個有想法的人。

而他那扶持一方以打擊另外一方的策略,從他剛剛登上天子之位的時候開始,就從來沒有變過。

但這樣的借力打力,終究還是會失效的。

太子李賢顯然無法在短時間內,讓自己成長到今日天後這樣的地步,讓這出父子聯手扭轉局勢。李清月也不會讓自己變成當年的長孫無忌,因為……長孫無忌不曾想到他的外甥能狠到這個地步,直接對他以謀反罪論處,李清月卻敢直接謀反,根本不在意李治到底想要以何種方式打壓。

所以他確實沒變,隻是當他的那些花招撞上瞭個硬茬的時候,就隻會顯得他這位天子少瞭雄踞九州的風度和平定天下的本事!

“我言盡於此,涼國公自行斟酌吧。”李清月沒有給契苾何力以回話的機會。

或許契苾何力自己也很難說他到底應該在此刻說些什麼,隻能目送著安定公主遠去的背影。

她此刻該當如同李治所說的那樣,繼續去執行自己先前應盡的責任,趕回華陰迎接李弘遺體返京的儀仗,確實沒有這個多餘的時間在此停留。

可那一番話,卻已憑借著寥寥數字在他的心中紮瞭根。

直到聽聞有人在背後說瞭一句“怎麼停在這裡”,契苾何力才當即收回瞭思緒,轉頭就見,後頭趕上來的正是右相劉仁軌。

同类小说推荐: